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文本,借用民俗学、主题学、阐释学等方面的知识,运用数据统计、实证、比较等方法对明代节序散曲中的民俗事象、主题类型、精神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在这一部分我们首先界定了“明代节序散曲”,然后交代了明代节序散曲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论文的结构与预期目的以及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第一章):本章共分八节。在这里,我们分别对明代节序散曲中春节的民俗事象、元宵节的民俗事象、清明节的民俗事象、端午节的民俗事象、七夕节的民俗事象、中秋节的民俗事象、重阳节的民俗事象以及其他节日的民俗事象进行了梳理、分析,以每个节日在一年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研究各类民俗事象,并总结出了明代节序散曲中的节日民俗特点。 第三部分(第二章):本章共分五节。我们根据明代节序散曲所反映的情感类型将其划分为五类主题:驱邪祈福、歌功颂德、爱恋情思、思乡怀友、感时叹世;通过对这五类主题的散曲作品进行分析,揭示出各种节日里特有的民俗习惯对节序散曲创作产生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三章):本章共分四节。在广泛阅读、学习民俗文化理论著作的基础上,我们从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的角度主要解读了明代节序散曲中所表现出的四种精神内涵:生存意志,生命意识,贵“和”思想,尚农思想。 第五部分(结语):通过对前文的分析、归纳,我们概括出了三条总结性结论,从而把握明代节序散曲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并指出了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与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