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避免亏损和合理避税,选择盈余管理进行相关的利润操纵,过度进行盈余管理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还可能损害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主要通过应计、真实两种盈余操纵手段进行,这两种盈余操纵方式在操纵手法、实施成本、隐蔽程度、经济危害等方面均有所差异。审计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而审计的有效发挥不仅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同时也有赖于审计师保持中立的态度,令审计程序能够切实的发挥作用。现有研究大都认为行业专长审计师,其专业胜任能力更强,更能抑制企业过度操纵盈余的行为。客户重要性会对审计独立性产生影响,目前少有研究分析在客户重要性的影响下,行业专长审计师是否还能够有效发挥抑制作用。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保险理论、声誉理论、寻租理论、博弈论分析审计师行业专长、企业盈余管理和客户重要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以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行业专长与企业应计、真实两种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将全样本按照客户重要性划分为重要客户和非重要客户两个子样本,检验客户重要性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对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与重要客户组相比,在非重要客户组中,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上市公司两种盈余操纵行为的抑制效果更好。说明重要客户对审计师的独立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了审计质量。
据此,本文从政府监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第一,支持事务所发展行业专长,响应国家关于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号召;第二,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加大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督,改进相关处罚制度,提高违约成本;第三,加强审计声誉机制建设,比起经济收益,当事务所更加看重审计声誉时,就能够使其自主的维护审计独立性,保证审计质量。
将客户重要性进行重新定义并从客户重要性的视角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企业应计与真实两种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变化是本文的创新所在。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保险理论、声誉理论、寻租理论、博弈论分析审计师行业专长、企业盈余管理和客户重要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以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行业专长与企业应计、真实两种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将全样本按照客户重要性划分为重要客户和非重要客户两个子样本,检验客户重要性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对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与重要客户组相比,在非重要客户组中,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上市公司两种盈余操纵行为的抑制效果更好。说明重要客户对审计师的独立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了审计质量。
据此,本文从政府监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第一,支持事务所发展行业专长,响应国家关于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号召;第二,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加大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督,改进相关处罚制度,提高违约成本;第三,加强审计声誉机制建设,比起经济收益,当事务所更加看重审计声誉时,就能够使其自主的维护审计独立性,保证审计质量。
将客户重要性进行重新定义并从客户重要性的视角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企业应计与真实两种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变化是本文的创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