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轮全球金融危机是在长期宽松货币环境下发生的,扩张的货币供给和低利率环境改变了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意愿,催生了资产价格泡沫,最终引发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果断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推出四万亿信贷资金救市计划,短期刺激了经济复苏,但长期来看效果却不尽人意,最终还要依靠财政政策和行政手段的力量来维护经济稳定。通过对金融危机过程的反思,人们逐渐开始对货币政策在维护宏观金融稳定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关注,同时也促使越来越多学者开始探索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风险的关系。那么,在我国长期宽松的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是否真的存在,作用效果究竟如何呢?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是否可以进行区分和界定,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不同类型风险承担行为是否会有异质性影响?货币政策能否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来影响银行的投资和信贷投放规模,从而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首先,本文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是否存在以及银行微观特征变量对传导效果的影响这两大问题,而较少对银行风险承担类型进行区分和界定。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2007-2016年我国63家商业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采用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验证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主动风险承担的影响、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被动风险承担的影响和银行主被动风险对银行投资和信贷投放规模的影响。然后,本文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是否存在,以及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主被动风险的异质性影响。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银行风险监管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合理化建议。本文基于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传导理论机制,选取变量指标,搭建实证模型,分析实证结果,得出三个主要结论:首先,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传导渠道的确存在,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主动风险承担水平来间接影响实体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即银行主动风险在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传导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被动风险承担水平来间接影响实体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即银行被动风险在货币政策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其次,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主动风险承担水平呈反向变动关系,且资本充足率高,资产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的商业银行,承担较低的主动风险;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被动风险承担水平呈正向变动关系,且资本充足率高,贷款规模小,盈利能力强的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控制其不良贷款率水平,从而承担较低的被动风险。然后,商业银行的主被动风险承担具有金融加速器效应,或者说具有粘性,即在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主被动风险一旦形成不但不会自动消化,反而会产生累积效应。因此,为了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我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纳入分析框架;二是根据商业银行主动风险和被动风险的差异制定不同的监管指标,加强对银行风险的防范与监管;三是建立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机制,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四是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实现货币政策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