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11年中宣部提出“走转改”路线以来,该活动已走过3年,2014年底,新一轮的“走转改”活动又已经启动。回顾三年来的“走转改”实践,我们看到,这项活动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从最初新闻界的“走转改”逐渐进入整个社会管理系统,有力的推动了党和国家改进社会群众工作。指引我们再价值观、工作作风、精神面貌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和明显的进步。新一轮的“走转改”立志升级转型,以适应当前形势。对于“走转改”如何升级,在舆论引导方面会否有所创新,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人民网作为权威媒体人民日报的网络版,其名为“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的“走转改”大型采访活动在全国各地设点进行采访报道,范围更为广泛;报道内容涉及社会生个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报道涉及面更为丰富;人民网一改党报长篇大论的报道方式,带头在文风方面转型成受众易于接受的小清新。基于此,人民网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能够成为本论文较为理想的研究对象。采用框架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18日人民网对“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报道的271多个核心文本进行了研究,总结人民网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报道中的呈现出的舆论引导特点,并对其在舆论引导路径的创新方面展开论述。本论文以人民网“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新闻报道主题、报道角度、报道的叙事视角、报道的体裁以及报道标题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内容分析法中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的框架分析为研究方法,旨在探讨人民网在“走转改”报道中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发现,人民网“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报道有以下几个优点:在内容上,巧妙设置议程,紧跟党和国家的工作,勇于直面社会矛盾、随社会热点话题的变化策划正面报道引导舆论;转变话语风格,努力提高传播的强度和深度;与此同时,人民网还打造一批特色评论、培养一批“意见领袖”,协助其引导舆论。在报道方式上,注重从以传者为中心向受众为中心转型;把握最佳报道时机;加强多媒体合作,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而“走转改”活动未能成为新闻战线的常态、部分报道未能十分全面客观等问题也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