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震后由专业人员迅速对震区的建筑结构进行较为准确的安全评定至关重要。评定结论可以帮助人们筛除不安全建筑,确保不发生二次人员伤亡,也可以告诉人们哪些建筑是安全的、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后由专业人员迅速对震区的建筑结构进行较为准确的安全评定至关重要。评定结论可以帮助人们筛除不安全建筑,确保不发生二次人员伤亡,也可以告诉人们哪些建筑是安全的、可以栖身的,有助于稳定公众情绪,帮助较快恢复震区社会生活秩序。目前,我国地震现场建筑物损伤鉴定工作仍主要由专家依据视觉和经验给出判定结果。这样的方法难以避免由于鉴定者对结构震害现象的主观理解不同而导致的鉴定结果的差异,没有客观统一的鉴定标准导致鉴定结论客观性不足。本文作者所在的课题组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并提出了一套更为客观和操作性更强的震后安全性鉴定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大量的试验,建立钢筋混凝土典型构件宏观损伤现象与损伤指标的对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鉴定者提供典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损伤图例集”,使得鉴定者可以依据图集按图索骥,采用“损伤指标”来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损伤打分;随后,采用简单实用的加权平均计算方法,根据各个构件的损伤指标,计算出整体结构的损伤指标,从而判断出结构的损伤等级。本论文研究作为上述工作的一部分,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OpenSEES软件对典型钢筋混凝土梁及框架试验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和损伤进行模拟,并与课题组其他同学完成的一系列梁及其框架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上述典型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的数值模拟方法。(2)以鲁甸地震中发生严重损伤的龙头山镇卫生站为研究对象,建立OpenSEES有限元模型,模拟其地震损伤,并将各构件损伤指标计算结果与地震后实际采集到的构件损伤照片进行比较。(3)研究根据各构件的损伤指标计算整体结构的损伤指标的方法,确定基于构件损伤指标量化整体结构损伤指标的方法的合理性。(4)研究当地震损伤信息调查不完备时对结构震后安全性评定结论的影响。
其他文献
空心构造是当今桥梁结构所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众所周知,空心构件的建造过程中,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芯模以形成结构内部的空心内腔。本文针对当前在结构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的一
近年来,Push-over分析法作为一种静力弹塑性分析法,由于其易于实施,分析结果较精确,能够有效地模拟结构从受力到破坏的全过程,及时发现结构的薄弱环节等优点在结构抗震分析中得到
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工程中最常见的构件之一,其承载力和稳定问题一直受到广大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重视。随着技术的发展,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普遍,钢筋
脱水污泥的填埋处理是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处置方式。本文从环境岩土工程的角度,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脱水污泥的环境与工程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以粉煤灰、粉质粘土和石灰等作为固化材料,对脱水污泥的填埋特性进行了改良,内容如下:对当前国内外脱水污泥的处置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了各种处置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污泥填埋是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处置途径。针对污泥填埋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用固化材料
沉降计算是土力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其可靠程度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安全使用。目前,国内沉降计算大都是采用e-p或e-lgp曲线法进行计算,并以经验系数进行校正。这
三下开采留设的煤柱对于地表生态环境和构筑物的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条带式开采方式进行煤层开采时,煤柱应力状态比较复杂。煤柱一旦失稳将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研究
福建土楼作为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土楼夯土墙在承受常年的风雨侵蚀之后,外墙面多有裂缝。其中,墙体的横向裂缝减小了作为
黑臭水体整治是当今水环境治理最热门的问题,受污染河道底泥是导致水体黑臭的最主要内源污染源,底泥中富集了大量营养物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对于受污染底泥的修复尤为重要。原位化学修复技术能够有效遏制受污染底泥的黑臭问题,其处理效果快、二次污染小等特点成为理想的处理方式。单一投加化学修复剂在修复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课题探究了单一药剂对于底泥修复过程中对上覆水的影响,同时通过不同的药剂配比组合药
劲性搅拌桩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桩,它是由水泥土搅拌桩和同心插入其中的芯桩组成,芯桩的置入提高了桩身刚度和截面承载力,使极限状态下水泥土侧摩阻力和桩身材料强度得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