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重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下,以及在动态的交互话语中研究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并且他们的关注的焦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言语行为本身的特点,而更多的开始重视对交际者在言语行为实现过程中协商人际意义的特征进行研究。本文正是顺应了这种研究趋势,试图对中国同级员工采用网络即时短信这一媒介实现工作请求的过程中人际意义的协商情况进行考察。研究对象为请求话段,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请求言语行为在这种特殊的语言环境下和独特的技术媒介中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映射了什么样的人际意义。
本文借鉴了Blum-Kulka等人在1989年总结的请求言语行为实现的框架结构以及话语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180个中文请求话段分三个方面——起始话回、请求话回和结语话回——进行定性分析,同时辅以适当的定量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同级员工在施行请求言语行为过程中倾向于实现以任务为导向的“亲和”人际意义。研究同时还发现用“自主”和“亲和”这两个概念对具有平等地位的交际者的人际意义进行描述时,很难进行非此即彼的定位。因此研究者提出“自主”和“亲和”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在语用距离层面上的人际意义的连续体,权力关系平等的交际个体总是在这个连续体上定位人际意义。
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语言交际的双重特征:信息性和人际性。研究过程还说明应用Blum-Kulka等人的发展的请求言语行为实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和分析交互性言语行为实现过程基本上是可行的,但是由于中文和中国的交际文化的特殊性以及语料收集方式的不同等其他种种原因,他们理论框架中没有能够涉及本研究语料中出现某些策略,甚至没有涵盖某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会话分析法不失为一种得力的辅助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