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面对日益恶化的水环境,打响水资源保卫战刻不容缓。臭氧氧化法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高级氧化技术,近年来受到科研学者的青睐与欢迎。非均相催化因其易分离的优点成为催化臭氧化的主流,催化剂的选择对于催化臭氧化效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生物炭材料经济环保,可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且孔隙结构多、表面官能团丰富,可作为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二氧化锰(Mn O2)载体,使Mn O2均匀分散在其表面,充分发挥其催化性能。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日益恶化的水环境,打响水资源保卫战刻不容缓。臭氧氧化法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高级氧化技术,近年来受到科研学者的青睐与欢迎。非均相催化因其易分离的优点成为催化臭氧化的主流,催化剂的选择对于催化臭氧化效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生物炭材料经济环保,可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且孔隙结构多、表面官能团丰富,可作为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二氧化锰(Mn O2)载体,使Mn O2均匀分散在其表面,充分发挥其催化性能。本研究通过限氧热解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温度、不同Mn O2负载比例的9种改性生物炭,并进一步对9种材料催化臭氧化降解酮基布洛芬(KTP)的效能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催化剂。结果表明,负载比例1:20(Mn:C)的900℃改性生物炭MBC900(1:20)的催化降解率高达88%,比氧化与吸附之和高34%,催化活性最佳。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揭示改性前后的生物炭材料形貌、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晶相结构、官能团、元素组成及价态、碳缺陷及石墨化程度等特征。结果表明,原始生物炭的表面会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得粗糙,改性后生物炭表面有絮状物聚集;改性后生物炭比表面积增大,改性前的大孔结构被破坏为微孔和介孔;碳和Mn O2均为无定形结构,结晶性较差;改性后生物炭表面较改性前的O-H、C=C和C-O基团还增加了Mn-O键;材料中锰主要以Mn4+形式存在。对MBC900(1:20)催化臭氧化降解KTP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KTP的催化降解效能随着臭氧投量、催化剂投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KTP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初始pH值和重碳酸根离子浓度升高,降解率先升后降。对各影响因素降解效能进行动力学拟合,发现所有因素均符合假一级动力学反应,且对于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与降解率规律基本一致。采用电子顺磁自振(EPR)、叔丁醇淬灭试验及荧光光度法对体系中的氧化物种进行检测,用总有机碳(TOC)测定仪测定氧化与催化体系矿化率,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对KTP降解路径进行推测。结果表明,体系中存在羟基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2),·OH为体系中的主要氧化物种,改性生物炭催化体系矿化率可以达到44%,比氧化体系高17%,KTP的降解分为·OH攻击羧基与苯环两种途径。本研究为水体污染的降解提供了一条经济环保的新途径,具有实用性与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工程,起着跨越空间障碍的作用。冲刷对桥梁的正常使用具有极大安全威胁,冲刷具有普遍性和持续性,造成桥梁毁坏的突发性和严重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研究一种稳定可靠、经济实用的冲刷监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振弦的桥梁基础冲刷监测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光纤振弦自振频率的变化来实现桥梁基础冲刷深度的识别。本文针对该传感器的基础冲刷深度识别原理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建立
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和脊柱健康问题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对传统的桌椅、台灯、书包进行特定的设计,能够帮助儿童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护视力和脊柱健康的功能性学习用品的价值正在越来越得到家长们的认可。但是,A公司面临经营业绩下滑、销售渠道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选择经营功能性学习用品的A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营销策略优化的方案。本文首先从文献和理论综述部分,重点总结和归纳了相关营销理论和分析工
结构损伤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内容,是保障结构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结构得到修建并投入运营使用。为保障结构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在损伤识别问题上投入研究十分必要。然而,传统的损伤识别方法难以处理海量的监测数据、易受环境噪声干扰,且过分依赖专家经验。因此,如何实现结构损伤的智能识别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以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基于卷积神经网
为紧跟“双碳”政策,实现建筑业的绿色发展、绿色建造,合理利用CO2的捕捉与封存技术,同时确保碳化养护后的水泥基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避免因体积变化产生微裂缝,本课题对碳化养护水泥基材料过程中的长度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微观结构测试,分析收缩产生的机理。本文首先对水灰比为0.35的水泥净浆试件,在不同预养护时间(2h、8h、12h、16h及24h)下,碳化24h过程中的体积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G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约束十字钢骨混凝土方柱是以GFRP管为模具,内置十字型钢骨,并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的新型组合柱。外部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使组合柱可应用于腐蚀及特殊不利环境中,同时FRP管可对混凝土提供有效侧向约束,提高了内部混凝土的强度和延性;内置十字形钢骨可作为纵向受力钢筋且方便与其他构件连接形成结构,同时也可对核心区混凝土提供一定的约束作用。故该新型
石墨烯是一种单层正六边形蜂窝晶体结构的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及热学等性能,在传感、催化、能源和热管理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优势。针对精密电子器件、设备中的热管理问题,要求热界面材料不仅具备良好的力学变形和导热性能,还应具备电绝缘特性。自2004年单层石墨烯被报道以来,由于其优异的热学性能和良好的柔韧性,展现出了作为热界面材料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二维材料声子只能在平面内方向高效传热,其面外
撕裂是膜结构最主要的破坏形式。在极端荷载下膜材内部的初始缺陷(小裂缝)尖端易出现应力集中,因此膜结构可能在低于承载力设计值的膜面应力下发生撕裂破坏。根据《膜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8:2015)目前膜结构设计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中仅针对结构的强度与挠度验算,对于膜结构缺陷敏感易于破坏的问题仅通过取用较大的抗力分项系数与强度折减系数来保证结构安全。现有的膜材撕裂问题的研究多围绕小试件情
如今,碳排放量的逐渐增加和全球变暖的日益严重,导致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建筑材料而言,现阶段人们已不止局限于追求高强度与高性能建筑材料,而是更多地开始关注绿色节能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材料。同时,全球正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危机问题,人们迫切需要解决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的难题,由此各种储能材料应运而生。其中,建筑材料的研究也不乏这样的考虑,建筑储能材料可以作为墙体填充或
水泥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与能源,并释放出大量的CO2。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呼吁推动绿色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综合应用矿渣粉、粉煤灰等工业废渣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充分发挥其活性,可有效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深化工业、建设等领域的低碳转型。石膏在碱性环境下可充分激发混合材的活性。本文通过测试天然二水石膏、硬石膏、磷石膏和脱硫石膏在纯水体系和石灰水体系中的溶解度,得出
目的 评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焦虑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接诊的9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提供常规指导,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将两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干预效果开展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