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格化:“文革”主流艺术英雄形象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ydm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格化”是将人赋予神的品格与特征,是神学研究中的专门术语。“文革”主流艺术尤其是“样板戏”中“高、大、全”的英雄人物颇具神格化色彩。这主要体现在超人的文本符号表征、超人的行为、超常的人性及人伦关系以及仪式化的身体造型上。 “文革”主流艺术中神格化英雄人物不只是某一个特殊年代、某一个特殊人物强势话语的单一政治产物,而是“五四”后革命美学、十七年颂歌美学长期积淀至“文革”畸形发展为“三突出”的艺术创作原则的结果。就艺术形式而言,借助于戏剧和电影的仪式化效果,“样板戏”使英雄人物的情感和广大劳苦大众——欣赏者的感情得以共鸣,达到了很好地组织甚至激发群众感情的目的,使人不由不感动和效仿。 同时,“神格化”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文革”主流艺术神格化英雄人物中有着蛰伏的敬天畏道、个人意识淡薄的颇具宗教精神的传统文化记忆;另一方面,其中也有着灾难深重的祖国饱经列强蹂躏和战争洗礼的革命战争文化记忆。在内忧外患、战乱频仍的恶劣客观环境里,必须大力弘扬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牺牲奉献甚至献身的宗教精神,使战士以致人民呈现出超人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再者,也是“文革”特殊时代的群体效应以及个人迷信、偶像英雄崇拜和宗教需求的社会文化症候的综合作用结果。 就性别文化角度思考,“文革”主流艺术神格化的英雄人物中女性占了很大一部分,并且是工、农、兵的重要领导角色。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女性英雄们是被消解了女性特征和主体意识的被异化的伪女性。这一方面源于传统文化记忆中对理想化完美女性榜样的追求,另一方面又是特殊时代权力女性的心理诉求,也是家庭记忆的变相体现。
其他文献
期刊
由于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人们在物质方面的欲望得到很大的满足。导致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此条件下旅游产业也得到空前的发展。然而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