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权一词自诞生以来,国外学者们大多从现实主义或者地缘政治的视角来看待中国海权的发展,认为中国发展海权会打破现有地区均势,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从而影响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殊不知,海权虽为一种物质性因素,但是海权发展战略是实现国家利益的行为,受国家利益的影响,而国家追求国家利益的前提是国家身份的确定,在确定了国家自身的身份与利益后,再来制定和实施维护本国利益的外交政策。本文从建构主义身份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国在同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互动实践中如何构建自身的身份认知与利益,从而制定中国自身海权发展的战略。当然,中国的国家身份并不会一成不变,在受到国际社会环境和在与他国的互动等诸多影响下,双方达成新的共识,国家身份随之转换,中国的海权发展战略也将做出调整,以便更好的维护海洋权益。 在国际环境与国内认知的影响下,中国国家身份的转换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一、建国初至70年代末的社会主义身份时期。这一时期中美苏经历了朋友、伙伴、敌人的角色转换,中国的对外政策也从“一边倒”走向“两个拳头打人”和“一条线一大片”。为了防止帝国主义从海上的入侵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将海洋视为一道天然的防御屏障,实行“近岸防御”的海权战略。通过苏联的援助,中国海军开始成立发展。期间还多次宣示领海主权;二、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发展中国家身份时期。这一时期以改革开放为国策,国家实力稳步提升,海权战略从“近岸”走向“近海”。在维护领海主权时,在宣示的同时增加武力的手段。中国开始积极加入国际组织,在同国际组织的互动中,逐渐明确自身的角色利益。海洋经济在这一时期开始蓬勃发展;三、90年代至今的负责任大国身份时期。在中国威胁论的背景下,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以经略海洋为发展战略。1996年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中国在维护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上的合法性,也为和平解决领土争端及海洋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最后,还分别从中国与美国、日本、东盟的海权实践互动中,分析双方之间存在的海权分歧。透过剖析,找寻避免双方摩擦对立之道。即,只有竞争对立的双方在互动实践中,不断加强共识,增强信任,重新构建彼此的角色定位,积极发展伙伴关系,最后才能达成在海洋利益上的合作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