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高管薪酬合理化问题研究——基于国企分类改革的视角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企高管薪酬合理化问题备受关注。虽然政府一直试图解决国企高管薪酬合理化问题,但效果不佳。由于政府没有对国企进行具体分类监管,国企高管薪酬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也没得到真正的解决。国企高管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国企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脱钩现象日益严重。本文认为国企分类改革是国企高管薪酬分类改革的前提条件,国企高管薪酬分类改革才能真正的推动国企高管薪酬合理化。  国企高管薪酬改革作为国企改革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推进国企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国企高管薪酬的限薪或涨薪都必须依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不能随意进行调整。不同类别的国企,其高管薪酬机制的设计也应该存在差异。在此背景下,研究不同类别国企高管的薪酬标准,薪酬合理化的原则与依据,以及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等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差异化薪酬设计方案,推进高管薪酬的合理化进程变得十分的迫切。  本文从国企高管薪酬的改革历史出发,阐述了国企高管薪酬的发展现状以及国企高管薪酬改革所存在的障碍。从薪酬水平上看,国有控股高管的平均薪酬高于非国有控股高管的平均薪酬,特殊商业类国企高管的平均薪酬远高于其他类别国企高管的平均薪酬。从薪酬结构上看,国企高管薪酬结构比较单一,过度重视短期激励薪酬。在国企高管薪酬改革的过程中,则存在高管身份的定位不明确、高管薪酬改革的管理标准不规范、高管薪酬的信息披露难等障碍。探讨国企高管薪酬分类改革的合理化原则与标准,构筑科学合理的国企高管薪酬管理机制。薪酬水平要考虑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要考虑企业的不同的功能性质,薪酬结构应实现多元化。薪酬改革应坚持合理分类、市场化、公平性、透明化等合理化原则,实现薪酬水平、薪酬结构以及薪酬增幅的合理化。  最后,在国有企业分类的具体标准以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研究公益类国企、特殊商业类国企、一般商业类国企等不同类别国企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依据实证分析结果,为国企高管薪酬的分类改革提供理论启发。提供相对应的政策建议如下:公益类国企高管薪酬应以公务员薪酬模式作为的基本参考模式,其中公众满意度作为薪酬评价标准,采用合理的非物质激励。特殊商业类国企高管任命去行政化,并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扩大薪酬信息披露范围。一般商业类国企应提高国企高管持股比例,完善竞争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外监督体系,并实行多样化的薪酬分配模式。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全世界面临的两个大难题就是能源与环境,针对于环境友好型的矿山机械的研究与开发时矿山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如今研究的一个热门的领域。本文将对于环境友好型矿山机械的基本内涵及其研究现状进行探讨,以求对其发展有些帮助。【关键词】能源  环境  环境友好型  矿山机械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发展快速的高科技信息化的社会,很多的行业都是在适时的进行结构的调整,提高自己的科学技术水平,矿山机械在经
该文试图从金融发展角度,包括金融中介发展和金融市场发避孕药,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来讨论这一时期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由于金融发展主要包括金融中介体发
经过30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在2010年步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战略落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缓慢以及相关经济政策与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我国已出现需求结构
该文通过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以及美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系统回顾,运用区域一体化的经济理论,分别从贸易,投资和货币一体化三个方面对美洲建立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