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5年春,三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该战略给出较为全面的定位,规划了共创区域繁荣的步骤。首先,完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一个便利贸易与投资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技术以及上游原材料稳定、全面的供给。铁路运输网络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内容,原材料需求拉动作用直接体现在钢铁产业上;国内钢铁产业是工信部公开数据产能过剩最严重的产业之一。近年国内宏观经济下行状况持续,长期的高投资、高杠杆刺激政策渐露弊端,中央政府祭出供给侧改革大旗,首先针对产能过剩问题展开革新举措。那么,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程度究竟如何,“一带一路”铁路对外基建投资带来的钢铁需求能多大程度吸纳过剩产能,我国钢铁产业应该如何完成这场革新,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理论、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本文第三章选取产能利用率、库存量与库存周转期指标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从总量和结构方面共同描绘了产能利用和产品供需情况的面貌。第四章梳理了“一带一路”铁路建设规划,以已经达成合作即将付诸实施的项目为基础,测算主要钢材需求,分析其对钢铁过剩产能的吸纳作用。经过分析得出结论:(1)总量方面,我国粗钢产能利用和库存水平过剩程度都较严重,未来几年将会是去产能攻坚的严峻时期;(2)结构方面,我国建筑用钢材品种过剩较严重,但板带材与管材紧俏,高技术特种钢材和重轨生产线生产能力尚有不足;(3)对钢铁产成品库存,“一带一路”铁路基建投资吸纳作用是比较可观的,但对过剩产能吸纳作用就有限得多;(4)对铁路建设专用钢材品种,“一带一路”吸纳作用较大,对通用建筑类钢材品种吸纳作用很小;(5)由于多个高端钢材品种由于未能实现国产化,“一带一路”这方面需求对现存低端产品线产能吸纳没有作用。要真正解决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本文在第五章提出政策建议:(1)鼓励企业“出海”,推动过剩产能消化;(2)长期来看,坚持总量消减和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并举的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实现技术水平偏低、市场需求低迷品种的生产能力向高精技术品种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