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是国际科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当前科学课程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和国际理科课程STS教育思想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用观察、访谈等质的研究方法,于2005年10月到11月之间对某校4名初中化学教师进行个案研究。
首先,引言部分回顾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理念在化学课程中的历史发展,分别从西方理科课程改革和我国化学课程改革的两个角度。然后,介绍了本研究的特色研究方法——质的、个案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其次,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化学课程中“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在本文的内涵,同时介绍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理念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和国际理科课程STS教育思想。
再次,文章主体部分分析了教学实践中“两贴近”的实施现状,通过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对几位化学教师的访谈来了解课堂中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环节及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的真实情况,继而走近教师的困惑,分析影响教师实施“两贴近”教学的具体因素。
最后,结合教师的困惑和实施中的影响因素,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教学活动方式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的建议性的教学策略。这只是本文提出的部分建议,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