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应对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以及不断升级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迫切需要寻找更环保的替代能源和开发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在众多不同的能源系统中,直接甲醇燃料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应对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以及不断升级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迫切需要寻找更环保的替代能源和开发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在众多不同的能源系统中,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其优点多,如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能量转换效率,体积小,工作温度低,燃料甲醇廉价易得且便于运输和储存,是最有前途的能源发电机之一。作为便携式电源,可作为如手机、电脑、汽车等电子设备的电源。目前制约DMFC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它的成本太高,使用贵金属催化剂,以Pt为代表的贵金属地壳含量稀有;另一方面,催化剂易被CO毒化而效率降低是造成电池高成本的主要原因,因而当前研究具有高活性且低负载量的Pt基催化剂,以及非贵金属(Ni、Co等)催化剂作为Pt的替代品用于甲醇燃料电池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一方面选择合适的碳载体以提高Pt催化剂的活性。另一方面对非贵金属镍进行探究,制得改进的镍基催化剂(Ni3S2/CFs),并对其进行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1)基于掺杂的石墨烯改性及其作为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制备以Co-N共掺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载体的Pt/Co,N-RGO催化剂。应用TEM、XRD、XPS对其形貌结构及成分进行表征,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和循环500圈测试等电化学方法测定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Pt/Co,N-RGO催化氧化甲醇的活性和稳定性均优于同种方法制备的Pt/N-RGO催化剂和商用PtRu/C,其原因主要归因于载体中Co-N元素的共掺杂导致石墨烯的改性,以及载体与Pt纳米粒子间的相互作用。(2)通过化学沉积法在碳纤维(CFs)基底上沉积金属镍(Ni/CFs),然后在不锈钢反应釜中用硫代乙酰胺(TAA)对其水热硫化处理,制得镍的硫化物(Ni3S2/CFs)作催化剂,探究在不同水热温度下制备的催化剂(Ni3S2/CFs)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通过XRD、XPS、SEM、TEM等对催化剂进行物理表征,并应用CV、CA、电化学阻抗(EIS)等电化学方法测试其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水热温度为170℃时制备的镍的硫化物(Ni3S2/CFs-170)电催化性能最好。在1.0 M KOH+1.0 M CH3OH电解液中,1.60 V时Ni3S2/CFs-170催化氧化甲醇的电流密度约为657.1 mA cm-2;稳定性测试中,循环500圈时Ni3S2/CFs-170峰电流密度由657.1 mA cm-2降至502.2mA cm-2,降幅为23.6%;EIS测试表明,Ni3S2/CFs-170具有较小的电荷传递电阻。Ni3S2/CFs-170表现出良好的甲醇电化学氧化催化性能,原因为其多孔的表面结构有利于反应物质的扩散,以及电荷转移反应动力学中较小的电荷传递电阻。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柴芪合剂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夹郁证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度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舌下络脉、中医症候积分的
本文基于疾病的非线性发生率构建了新的广义发生率函数,分别建立了具有广义发生率、潜伏期与复发项的SIRS传染病模型和具有广义发生率与Holling Ⅱ型功能性反应函数的双时滞
传统的蜂窝网络无法满足人们对视频,大文件和娱乐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车辆与车辆及基础设施(Vehicles-to-Everything,V2X)合作下载是实现良好的驾驶体验和流量卸载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填补二次电池与传统电容器之间空白的储能设备,即具有比二次电池高的功率密度、循环寿命,相比于传统电容器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和能量密度,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是决定其性能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当前,常见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主要有三种:碳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这三种材料在单独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其导电性、比容量、能量密度以及功率密度等方面都不能兼顾,因此深入
隐钾锰矿型锰氧八面体分子筛(OMS-2)材料具有合成工艺原子利用率高,晶格氧活性强,介电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在工业催化,能量储存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OMS-2的孔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用户对用电要求越来越高,除电能质量外,对供电连续性也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一些高危客户和敏感客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更高。我国的配电网基本为开
生物质资源是地球上唯一可再生并且可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资源,其开发利用备受关注。催化热裂解技术作为一种比较高效的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热裂解
超级电容器在能量存储与转化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较低的能量密度大大制约了超级电容器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过渡金属氧化物CuO因其廉价、环境友好且具有很高的理论比电容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理论上讲是一种不错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然而,导电性差和结构问题导致其作为电极材料的有效利用面积较小,实际电容远小于理论电容,因而能量密度问题没有得到大的改善,这些严重阻碍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为了改善Cu
在甲醇氧化羰基化反应中,Y分子筛独特的超笼结构使得CuY相比于其他催化剂显示出更好的催化活性。然而,原始Y分子筛的微孔结构并不利于铜离子与B酸位发生离子交换;其次,由于分子筛笼窗口大小的限制,反应物分子只能与落位在超笼中的Cu+接触并显示出催化活性,而落位于小笼中的活性中心Cu+无法得到有效地利用;而且Y分子筛的微孔结构也极大限制了反应物和产物分子的扩散。通过酸和碱溶液对Y分子筛进行后处理,可以在
振幅、相位和极化方式是电磁波的三个基本参量,传统材料可以实现对这三个参量的控制,但通常比较笨重。最近关于超表面(一种二维的超材料)的研究进展使得我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操控电磁波。超表面材料通过在二维平面上适当的布置亚波长单元结构来实现对电磁波的振幅、相位和极化方式的调控,可以实现任意的电磁波前。超表面器件甚至可以实现传统天然光学材料无法实现的奇异电磁性能。同时,这些超表面器件具有极高的紧凑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