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新型装配结构体系,目前国际上对其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相对于有粘结预应力装配式结构,对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结构及其性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对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还很少。近年来,预应力结构已广泛用于房屋建筑、桥梁工程、水工结构、海工结构、港口码头以及特种结构中。然而装配式结构主要应用在一些城市高铁和桥梁工程中,在民用建筑方面,装配式结构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建筑工业,实现机械化、工业化施工,必须完成对建筑工业的技术改造,探索新型结构体系。   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总结和分析国内外有关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的节点和框架研究现状。根据装配式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结合我国框架结构的常用形式及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性能,提出平行式对称配筋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体系。   (2)对平行式对称配筋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后,基于结构性能指标,结合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变形特点和无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变形关系,推导出适合平行式对称配筋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中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增量计算公式。   (3)对一榀两层两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和一榀无粘结预应力装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水平方向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并通过对比试验结果,研究和分析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体系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延性、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   (4)通过对带损伤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进行梁端加固,并对加固后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进行水平低周反复加载。研究和分析梁端加强约束后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延性、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并根据国内外对框架结构的恢复力模型的研究现状,结合试验给出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层间结构恢复力模型及参数。   (5)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OUS对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并对比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并结合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性能指标参数建立不同工况下的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了性能指标参数对结构承载能力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的影响程度。   (6)为了研究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的塑性铰发展过程,我们采用SAP2000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推覆分析,并得到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的耗能机制。结合一个五层的框架结构,有效利用前期研究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和现浇框架节点恢复力模型和骨架模型,对其连接参数进行合理设定后,进行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
其他文献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土木工程学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抗震设计理念。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性能设计思想已经开始逐渐运用于实际工程,性能设计理
在水库运行期,岩质岸坡上不同位置的岩体所经历的水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岸坡防洪限制水位以下的岩石在水库运行期间始终浸泡于库水中,且由于库水位的周期性变化而受到周期性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地下工程的隧道的施工要求日益提高。新型掘进机的研发,改变了现有施工技术的理念,利用土体反力来实现掘进机自行走前进。但自行走掘进机尚处
本论文对钢筋混凝土柱大偏心受压进行了试验研究,从构件尺寸和偏心距两个因素对比,并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模拟分析。进行了构件设计,施工,试验,分析等工作,通过研究构件
砌体结构是我国多层建筑结构体系中重要的结构类型,但粘土砖等传统建筑材料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环境、耗能大,给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问题。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轻质
目前网壳结构动力稳定性研究均基于刚性地基假设,未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然而,在实际工程中,上部结构、基础和土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抵抗外部荷载作用,现有分析方法与结
高速铁路对路基的变形要求极高,工后沉降不超过15mm。因此,控制无碴轨道线下路基沉降是路基设计的关键。而高速列车振动荷载下路基动力响应是路基变形分析的基础,因此,开展高速移
学位
以方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组成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环保型的结构体系,因此,在中高层建筑中受到大量关注。然而,制约组合框架体系发展的
开展第四系富水厚砂层段围岩稳定性评价及其支护技术研究对于榆神矿区及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斜井安全施工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薛庙滩二号副斜井施工工程为依托,采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