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力支撑。通过对煤矿进行安全评价,确定煤矿安全等级,因矿施策,采取差异化监管是提高煤矿安全监管效能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需求与监管监察力量不匹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煤矿的综合安全评价,提出差异化监管策略,为煤矿差异化监管提供借鉴。首先,综合考虑煤矿固有风险和人、物、环境、管理等因素,按照安全保障程度从高到低,结合日常监管监察实践,梳理确定了煤矿差异化监管分级分类标准,将差异化监管分为5级,分别为A级(安全矿井)、B(比较安全矿井)、C(一般安全矿井)、D(危险矿井)、E(极危险矿井);其次,基于三类危险源理论,深入研究分析了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可能因素,从煤矿固有风险、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五个方面,构建了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再次,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因素的基础权重,借助决策实验室评价法计算出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最后基于AHP-DEMATEL模型计算出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影响度;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S矿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矿安全等级为B级,属于较安全矿井。根据安全评价结果从监管周期、监管内容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监管措施,同时结合日常监管监察实践,对其他安全等级的矿井提出差异化监管策略,提高煤矿监管监察针对性精准化,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向好,确保煤炭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