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政策绩效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ang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村通”工程是1998年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主要是西部地区)群众难以看电视听广播问题而实施的工程。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阔背景下,广播电视“村村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农民群众精神生活中承担着特别重要的责任,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广大民族地区来说,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又加上特殊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广播电视“村村通”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村村通”工程在民族地区实施以来,对于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广大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民众更关注时政新闻,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利用市场信息来发展生产的观念得到强化、广播电视改变了农村的文化生活,构建了与城市文明对话的平台等。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经费短缺,“村村通”返盲现象严重、基层广电人才短缺、受众文化水平影响其媒介接触行为、现有广电体制限制了广电资源的系统整合等。目前学界对广播电视“村村通”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技术、管理层面的问题,对政策层面的问题重视的少;对技术实施探讨的多,对理论构架探讨的少;对非民族地区研究的多,对民族地区研究的少。媒介政策作为社会控制的一种方式,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有利于实现政策资源更加有效的配置和政策优化。为此,本文在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个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来总结“村村通”工程实施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剖析“村村通”工作在民族地区的执行状况、透视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完善“村村通”工程的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运用2010年创新型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投资要素和筹资渠道对专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投资要素方面,人才是提高专利能力最重要
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中国科技工作者职业价值观的构成、重要性排序和不同类型科技工作者职业价值观的区别。在构成方面,依据因子分析将中国科技工作者职业价值观概括为五个方面
在超市、大卖场、便利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和电子商务等各类零售业态的夹击下,我国百货店发展速度放缓,利润空间压缩,市场地位逐步降低。本文将对当前多业态竞争格局下中国
北魏时期的少数民族问题向来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但鲜有学者将其纳入地域文化的范畴加以探讨。因此,对此课题的研究尚有很大深入空间。本文以北魏时期河洛地区的地域范围为切
问题1:某住宅楼共20层,采用户式燃气炉供暖(炉子设置在厨房),每层有1户不能直接从外墙接出燃气炉排烟管,拟采用20户竖向设置集中烟道排烟,每户燃烧需要的新风从室外(天井)直接抽取。设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表现为知识竞争,而知识又需要人来发展和创新,所以综合国力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竞争。这就要求教育能够培养出富有创造
快速以太网(如10BASE-T/100BASE-TX)采用价廉的五类非屏蔽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提供了快速高带宽的通信网络,是局域网(LAN)的极佳选择。但由于双绞线的非理想特性,信号在传输
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计算理论的日益完善,对材料结构及其理化性质进行计算模拟已逐渐脱离对物化实验的依附,成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本论文简单介绍了计
光纤放大器(OFA)是实现全光型光纤通信的关键部件。它具有易集成、高增益、低噪声和带宽大的特点;它有效地提高光信号传输距离,减少中继站数目,降低系统成本,它的研制和改进在
为了满足航天电子系统对SBD抗辐照能力进行评估的要求,本论文课题通过理论研究和60Coγ射线辐照实验数据分析,研究了器件辐照损伤效应及其抗辐照能力的表征方法。文中设计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