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NA干扰Bmi-1对膀胱癌563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06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Bmi-1作为一种原癌基因,它的高表达是肿瘤发生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利用RNA干扰技术,通过抑制原癌基因的表达,达到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目的,是目前正积极探索的一条新的肿瘤治疗途径。本研究通过构建反义Bmi-1的质粒并转染膀胱癌5637细胞,使其产生的反义mRNA封闭膀胱癌5637细胞中Bmi-1的表达,以观察其对膀胱癌563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膀胱癌5637细胞株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从而探讨反义Bmi-1抑制膀胱癌5637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1.根据siRNA的设计原则、载体的酶切位点、promage公司在线siRNA设计程序以及GenBank中Bmi-1的编码序列,合成针对。Bmi-1核心编码区的寡聚核苷酸片段,并将靶位点的序列、阴性对照的序列和相应的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较,排除那些和其他编码序列同源的序列,设计合成相应的小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   2.与pGeneClipTM质粒退火连接,构建针对Bmi-1的siRNA重组质粒pshRNA-Bmi-1及阴性对照的重组质粒pshRNA-错配。   3.将重组质粒转化进入感受态细胞中,产生大量克隆。   4.在体外转染中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导入膀胱癌5637细胞中。   5.用MTT法检测RNA干扰对膀胱癌5637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   6.利用RT-PCR检测Bmi-1的mRSA转录水平的变化。   7.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膀胱癌5637细胞形态的改变。   结果:   1.经电泳确证针对Bmi-1基因的shRNA重组质粒pshRNA-Bmi-1及阴性对照的重组质粒pshRNA-错配构建成功。   2.转化感受态细胞成功后生成大量重组质粒克隆   3. siRNA干扰Bmi-1基因导致bmi-1基因表达明显减少、细胞凋亡并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MTT法可见空转染组及pshRNA-错配对膀胱癌5637细胞细胞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两组pshRNA-Bmi-1对膀胱癌5637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确定阳性处理组半数致死浓度为:1×10-8mmol/L,时间为48小时;两组阳性处理组间抑制率无明显差别(P>0.05);阳性处理组中膀胱癌5637细胞生长均呈不同程度地减慢,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增加,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也得到增加,表现为细胞生长受到siRNA浓度及时间的双重影响;   4. RT-PCR后通过图处理软件分析条带的灰度值,可见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与两组阳性处理组(加入siRNA1组及加入siRNA2组)之间的灰度值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处理组(加入siRNA1-错配1)、阴性处理组(加入siRNA2-错配2)几组灰度值未见明显改变(P>0.05);   5.倒置显微镜下可见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膀胱癌5637细胞细胞体外生长活跃,而阳性处理组则细胞生长缓慢。   结论:   1.构建的两组重组质粒pshRNA-Bmi-1均能够有效地作用于膀胱癌5637细胞,克服了合成RNA成本高费用大、转染率低的缺点,更有利于RNAi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生物学活性实验证明,siRNA干扰后Bmi-1基因表达明显降低并显著抑制细胞的生长。同时验证了Bmi-1基因的RNA干扰在进行抗肿瘤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背景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和功能障碍所激发或引起的疼痛称之为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慢性疼痛,对人们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破坏性,并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