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区域内,依靠乡村区域旅游资源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20世纪80年代深圳“荔枝节”的举办标志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开端。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达到农村人口实现脱贫的目的。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得以飞速发展。然而,乡村旅游井喷式的发展,在为乡村带来游客与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性遭到破坏、环境恶化等问题,致使许多乡村旅游地在短暂繁荣后迅速没落,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不可持续性。因此,构建一套合理的体系来对乡村旅游带来的绩效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帮助乡村旅游地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对实现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感知理论等理论基础,从乡村游客、社区居民、开发主体三方视角借助专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构建乡村旅游绩效评价体系。选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过访谈与调查问卷结合的方法,对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旅游开发程度低,居民收入增长不明显。(2)游客市场渠道单一,缺乏价格谈判能力。(3)社区居民参与能力有限,主人公意识薄弱。(4)利益相关者各方利益诉求存在差别。(5)产品同质性高,缺乏创新,竞争激烈。(6)硬件设施落后,社区可进入性差等问题。进而提出构建无景区化乡村旅游社区、发展智慧乡村旅游以打破市场壁垒、培养居民能力与主体意识以维护社区发展、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共赢合作模式以保障各主体利益诉求、乡村旅游产品创新以吸引目标市场、规划旅游线路布局,实现乡村区域连片开发六条对策,以达到乡村旅游绩效提质升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