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校间高水平运动员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地处区域劣势、外部资源有限的西部高校,如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运动竞技水平,使学校高水平竞技运动充满活力和后劲,己成为高校进一步深化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改革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人认为将激励理论与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管理实践相结合,实现其“有特色,高水平”。对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激励机制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从我国试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来,各高校认识到了对运动员进行激励的必要性,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激励机制的建立在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方面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高校对于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如激励资金有限,激励制度不健全,评价考核手段的不公平,对运动员的需要认识不足,以致激励机制运行不畅、效率不高等等。本文在对西方激励理论进行分析综述的基础上,对甘肃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激励和激励机制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分析认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高校运动员主要靠荣誉奖励等精神激励方式来激励,以致于忽视了政策激励和物质激励等方式,导致运动员对训练补助、参赛奖金等的满意度过低。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本研究采用理论综述、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教育部批准的甘肃省招收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四所高校,即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近几年采取的激励措施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行为科学中的激励理论,借鉴己有的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对如何建立高校田径运动员激励机制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建立高校田径运动员激励机制的建议;①提高高校管理层对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激励管理的重视程度。②提高对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补助、参赛奖金的资金投入。③深入了解田径运动员的需要结构,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①④加大政策激励机制的建立,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激励机制和对策,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开、公正的考评体系。⑤注重激励时机的相互结合、重视长、短期激励各自所发挥的作用,在激励手段的选择上要突出集体激励、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激励方式,以丰富激励内容的多元化。⑥探索建立田径运动员激励机制时要和田径运动员的努力程度结合起来,建立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进步度”激励机制,以探索高校对田径运动员全方位的长效激励机制。以期本研究的成果对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管理会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