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均匀设计法这一数学模型对清胰汤处方配比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求发现在急性胰腺炎大鼠发病早期能够影响血清淀粉酶值变化最大时的清胰汤新处方,并与文献中报道的相关配方效果进行比较,从而实现数学模型在中药处方配比研究中的应用与推广;(2)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胰腺炎发病早期的生化指标进行研究,充分发掘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并依据其特征对胰腺炎病人进行分类。方法:(1)健康SD大鼠12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从轻到重排列,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0组,每组6只,116组为不同配方的清胰汤治疗组,1720组为实验验证组。采用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的牛黄胆酸钠0.2ml/100g造模,待整个胰腺变红并有弥漫性出血点后关腹。造模型后分别以清胰汤1.5ml灌胃,分别于术后1h、10h、20h给药,术后正常喂食、进水。术后24小时,用无菌注射器取门静脉血4mL,静置、离心、取上清液1.2ml,送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实验室检验,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值。(2)搜集2011年5月-2012年4月入住本院的24例AP患者的血细胞分析、血生化的检查单资料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聚类分析使用SPSS13.0和SAS软件综合进行分析。结果:(1)通过使用SAS9.2模拟非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111.15+17.62x1x2-0.43x3x5+2.49x3x6-2.72x2x7+0.0076x4x5,使用DPS软件对模拟回归方程进行优化,所得的各组分比值为:x1=19.7、x2=14.3、x3=19.7、x4=19.7、x5=11.5、X6=11.9、x7=10.9,Y=5148.9;所对应的各组分的实际生药量为:柴胡16.75g,木香12.16g,生大黄16.75g,白芍16.75g,黄芩9.78g,黄连10.12g,芒硝9.27g,淀粉酶变化值理论上为5148.9U/L;(2)利用实验所寻得的处方配比安排实验,配置相应的清胰汤,造模、灌胃及抽血方法同前,测的淀粉酶的变化值为5100±496U/L,与理论值Y=5148.9U/L相接近;(3)采用我科使用的清胰汤处方进行安排实验,实验结果示淀粉酶变化值为4325±398U/L;(4)使用天津市南开医院改进的处方(柴胡15g、黄芩10g、胡连10g、白芍15g、木香10g、元胡10g、大黄15g、芒硝10g)安排实验,实验结果示淀粉酶淀粉酶变化值为3821.5±370U/L;(5)选取文献中使用相对较多的①号处方:柴胡15g、黄芩10g、大黄15g、黄连12g、延胡索12g、木香12g、白芍12g、芒硝10g、厚朴9g,安排实验,结果示其淀粉酶的变化值为3800±300U/L。(6)与其他三组配方相比,通过均匀设计法所求得的清胰汤新处方在影响急性胰腺炎大鼠的淀粉酶变化方面优于其他配方。(7)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将胰腺炎发病早期的生化指标归为四类,分别是酶类的相关变化、血液浓缩和炎症渗出状况、凝血功能及感染严重程度。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对于多数病人来说,其发病具有规律性,以此为基础,可以为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而对于脂肪酶(LIPA≥1500U/L)、淀粉酶(AMYL≥970U/L)、谷草转氨酶(AST≥600U/L)、谷丙转氨酶(ALT≥580U/L)值较高以及血细胞压积(HCT≥0.58L/L)及单核细胞(MON≥2.98×109/L)明显异常的患者,需特别注意,从而为研究胰腺炎发病机制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指导。结论:(1)均匀设计法可用于中药组分的复方配比研究,在组方配比的寻优及新药开发方面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2)通过本实验所求得的清胰汤新处方优于相关文献中报告的结果。(3)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充分发掘数据信息,对病人疾病状况及时做出评价,并根据其结果对病人进行分类,从而为早诊断、早治疗及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