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全球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1 000 000的新发病例[1-3]。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研究背景:在肝细胞中,有许多凋亡相关因子。有的因子与细胞膜上死亡受体相结合调节凋亡的外源性途径,如Fas配体(Fas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等;还有一些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并不结合死亡受体,而是通过影响内源性凋亡途径来调节凋亡。凋亡的异常与HCC发生发展有关。诱导细胞死亡的DFF45样效应因子家族( cell death-inducing DFF45-like effector,CIDE)家族即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基因家族。迄今为止,CIDE家族在人类发现有3个成员:CIDE-A、CIDE-B和CIDE-3,在鼠中也有三种相应的存在方式:Cide-a、Cide-b和鼠脂肪特异性基因(adipocyte-specific gene,Fsp27)。CIDE家族在结构上包括与DFF(DNAfragmentation factor,DAN片段化因子)高度同源的CIDE-N结构域,同时还具有CIDE家族保守的CIDE-C结构域,并以此发挥其家族的凋亡诱导功能。已有研究表明CIDEs在细胞内可以影响细胞的凋亡和增生而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作用。我们既往的实验表明:CIDE-3的表达在HCC组织和癌周正常肝组织中存在差异,癌周正常组织内CIDE-3的表达高于HCC组织,而且CIDE-3的表达阳性率随着HCC细胞分化的降低而减少。但关于HCC与CIDE-3的关系目前知之甚少。研究目的:探讨CIDE-3对肝癌细胞凋亡功能的影响并筛选出在肝细胞中与之其相互作用分子,这对于完善HCC的病因学理论,筛选出新的HCC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标记以及靶向药开发都有着重大的意义。研究方法:1建立CIDE-3高表达的HCC细胞株来观察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变化;2以CIDE-3为诱饵蛋白,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来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因子。研究结果:1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IDE-3,通过脂质体法转染入肝癌细胞SMMC-7721。过表达CIDE-3的细胞表现出凋亡增加,生长抑制;2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发现CIDE-3与肝细胞cDNA文库中的26中基因编码的不同蛋白相互结合。通过体内、体外实验验证P53蛋白诱导基因7(p53 protein inducing gene 7,PIG7)基因也就是人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因子基因(Homo sapien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TNF-αfactor, LITAF)与CIDE-3存在相互作用;它们通过CIDE-3的1~145aa与LITAF相结合;第三,LITAF与CIDE-3共转染细胞后,会协同促进细胞的凋亡。研究结论:实验结果显示:①CIDE-3参与了肝细胞的凋亡从而影响了HCC的发生发展;②筛选出与CIDE-3相互作用的分子LITAF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部位,并证实二者的相互作用将协同诱导细胞的凋亡,为进一步对CIDE-3与HCC的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