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就是育种。但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严重影响了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在当前经济转轨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我国己经加入WTO的国际贸易自由化大环境条件下,滞后发展的种子产业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其甚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如何规范和促进我国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种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包括导言在内共六章内容。导言部分,论文从问题的提出到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框架进行了系统阐述,为统领全篇的总括性章节。论文第二章通过对种子产业化的内涵、基本特征及理论基础等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为以后的章节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是对国内外种子管理体制进行分析,根据发达国家《种子法》确定的原则框架,国际上种子管理体制有事前管理模式、全程管理模式和事后管理模式三种形式。我国现行的种子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在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及农业部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法规确定的框架基础上形成的。1995年以来,尽管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种子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与改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子管理体制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的变化,种子管理体制落后于种子产业自身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某程度上已成为制约种子产业发展障碍。第四章分析了国外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经济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种子产业产业已经成为成熟的现代产业,对世界范围内的种业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给我国种业提供很多借鉴。第五章深入探讨了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评价。随着我国《种子法》的实施和农业良种工程启动建设,我国种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我国农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我国种业规模化发展起步晚,从计划经济转型,投入不足,发展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存在不少问题。我国种业总体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经济实力弱,虽然近年我国种子企业有了迅速发展,企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提高,种业集聚度也得到很大提升,50强种子企业占据五分之一的市场,但同国际大公司相比依然还有很大差距。第六章试图准确提出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策略,从理论上正确定位中国种子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种子行业走向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是大势所趋。面对实力雄厚的跨国种业集团的竞争,我国种业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所有种业经营者面前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我国种子市场日趋成为国际种业竞争的焦点。我国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品种改良创新、优良品种普及应用及保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种业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我国种业急需要增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做好品种培育、引进、生产加工,提高品种的品质和种子质量,立足国内,着眼国际市场,把我国种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