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水泥基复合材料粘结性能与结合界面特征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tualboxsc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力学性能、高耐久性能以及多功能/智能特性,符合现代土木工程结构物规模化、复杂化、功能化及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水泥基材料作为一种多相复合材料,其粘结性能与结合界面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泥基材料及其结构物的宏观性能。可以预见纳米填料可通过改善水泥基材料的粘结性能与结合界面特征提高水泥基材料及其结构物的宏观性能,但是纳米填料的种类、特性及掺量对水泥基材料粘结性能与结合界面特征的改善规律尚不明确,纳米填料对水泥基材料粘结性能与结合界面特征的改善机理和调控机制少有研究,纳米水泥基复合材料与骨料/旧水泥基材料/增强筋的粘结性能模型有待建立。因此,本文针对纳米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粘结性能与结合界面特征展开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中心拔出试验分别研究了纳米填料的种类、特性及掺量对水泥石-骨料、水泥砂浆-骨料和新旧水泥基材料和水泥基材料-钢筋/FPR筋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掺纳米填料的试件相比,纳米填料复合水泥石-骨料界面、纳米填料复合水泥砂浆-骨料界面、纳米水泥基复合材料-旧水泥基材料界面粘结强度的绝对(相对)提高分别为3.03 MPa(65.3%)、2.56 MPa(42.8%)、0.8 MPa(39.0%)。此外,掺入纳米填料可使水泥基材料-钢筋界面的极限粘结强度绝对(相对)增加1.25 MPa(10.3%),极限粘结滑移绝对(相对)降低0.592mm(56.5%);使水泥基材料-FRP筋界面极限粘结强度绝对(相对)增加12.37MPa(37.8%),极限粘结滑移绝对(相对)降低2.274mm(40.0%)。纳米填料对水泥石-骨料、水泥砂浆-骨料和新旧水泥基材料和水泥基材料-钢筋/FPR筋界面粘结性能的改善效果总体上取决于其几何维度,即二维纳米填料>一维纳米填料>零维纳米填料。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分析和纳米压痕等方法研究了纳米填料的种类、特性及掺量对水泥石-骨料、水泥砂浆-骨料、新旧水泥基材料和水泥基材料-钢筋/FPR筋界面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纳米填料后界面区厚度降低,界面区水化产物更加致密,界面内水化硅酸钙凝胶的钙硅比升高、氢氧化钙晶体尺寸与含量显著降低。在破坏试验后,含有纳米填料的界面微观结构更加完整,破坏面内破碎的水化产物显著减少。此外,纳米填料会增加界面内部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降低界面内微孔隙和低密度水化硅酸钙凝胶的含量,增加高密度水化硅酸钙、超高密度水化硅酸钙凝胶的含量,且生成了新的纳米中心效应诱导的超硬水化硅酸钙凝胶相,其弹性模量与高密度水化硅酸钙或超高密度水化硅酸钙凝胶类似,但硬度高达2.50 GPa。3)结合微观力学分析与分子动力学、离散元和细观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填料改善和调控水泥石-骨料、水泥砂浆-骨料、新旧水泥基材料和水泥基材料-钢筋/FPR筋界面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填料在其迁移效应和骨料/旧水泥基材料/增强筋边壁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会在界面区富集并发挥纳米中心效应:富集的纳米填料对钙离子和硅氧四面体有明显的吸附作用,从而形成纳米中心-壳单元进而在短程上提升水化硅酸钙凝胶的性能;同时,纳米填料在水化早期可通过吸附溶液内部离子优化一定区域内的水化产物,并通过粒子间相互作用使纳米中心-壳单元与周围水化产物形成整体,从而在长程上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由于上述机制,纳米填料可显著提升水泥基材料的粘结性能进而改善结合界面。4)建立了以纳米填料种类与掺量为主要参数的新旧水泥基材料粘结强度预测模型与水泥基材料-钢筋/FRP筋粘结-滑移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纳米填料对新旧水泥基材料界面物理粘结力与机械咬合力的增强机制建立的粘结强度预测模型可准确地预测纳米水泥基复合材料-旧水泥基材料界面粘结强度;基于纳米水泥基复合材料-增强筋粘结-滑移曲线特征建立的包括初始、上升、下降和残余等四个阶段的粘结-滑移本构模型可准确地描述纳米水泥基复合材料-钢筋/FRP筋界面的粘结-滑移行为。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视频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自动驾驶、安防监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视频数据内容信息的挖掘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常见的视频通常是非限定环境下观测到的开放环境视频,开放环境视频分析理解的关键技术容易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开放环境中目标种类繁多,现有目标检测方法没有考虑不同类别目标之间外观和属性相似性存在的差异;开放环境中目标姿态复杂,现有的头部姿态估计回归模型对不同姿态图像
学位
核辐射探测技术在空间辐射探测、核医学、核物理研究、军事工业及环境检测等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早期的气体探测器和闪烁体探测器相比,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响应快、能量线性范围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核辐射探测领域。传统的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通常基于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如硅(Si)、锗(Ge)等。然而,Si/Ge核辐射探测器存在抗辐照性能差、对工作温度要求严苛等问题而制约着它们的应用范
学位
作为一种新兴光伏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能量转换效率(PCE)已从2012年的9.7%提高到了 2021年的25.5%,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极大关注。常规PSCs使用贵金属(Au/Ag)背电极收集光生空穴,但贵金属价格昂贵且容易被卤素离子腐蚀,进而影响器件稳定性。碳基PSCs(简称C-PSCs)以导电碳材料作为背电极,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但是,在常规C-PSCs中,由于碳层及其相关界面在
学位
气波引射器是一种以波转子作为核心部件,利用气体压力波实现能量交换的高效压力能综合利用装置。因其具有运行转速较低、结构简单以及带液能力强等优点,故在天然气开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外气波引射器相关研究中所采用的的等截面直流道型波转子,存在气体入射及排出过程流动损失较大等问题,并且此项技术目前也尚未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实际应用。鉴于此,本文首先进行了基于等直流道型波转子的气波引射基础性能研究,全面
学位
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配位自组装形成的金属有机胶囊(MOCs)含有区别于外部环境的疏水空腔,可以模拟酶催化底物转化。以辅酶作为媒介,MOCs能够与天然酶构筑仿生级联催化体系。MOCs通过主客体作用与酶蛋白催化口袋结合,使辅酶能够原位递送质子和电子。MOCs与酶结合后,MOCs的骨架使得反应体系可在均相中形成各自独立且稳定可控的催化系统。这种通过超分子主客体策略改造天然酶的方法能够调控质子与电子的转运
学位
极端环境下的海洋平台、船舶等海洋工程装备往往遭受着腐蚀与磨损的双重破坏,这对其表面防护涂层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即不仅要求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还需要其在海水介质中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现有的材料尚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而新型高熵合金涂层兼具耐磨、耐腐蚀及耐磨蚀等优异性能。因此,开发适用于海洋工程装备的高熵合金涂层意义重大。本文围绕AlCrFeNiW-(Cu、Nb、Ti)合金系,采用相近元素替代和
学位
材料基因工程是材料领域的新兴前沿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将新材料的研发由传统的“经验指导”式,转变为“理论预测、实验验证”的新模式,实现“新材料研发时间与成本双减半”的战略目标,以满足各领域对新型先进材料的迫切需求。在当前的储能领域中,锂硫电池因具备高理论能量密度、价格低廉、环保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储能体系之一。但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生成的可溶性多硫化锂(LiPS)在正负极间的“穿梭效应”,导
学位
现阶段,全球范围内的电能转换损耗巨大,以硅基材料为主的功率器件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凭借其较大的禁带宽度与较高的临界击穿电场等优良特性,迅速成为功率半导体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发光二极管和射频产业的飞速发展,GaN晶体外延技术日趋成熟,常开型(Normally-on)GaN器件已逐步进入功率市场。然而常关型(Normally-off)器件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
学位
光催化技术在能源生产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化学合成等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对太阳光的利用对于光催化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截至目前,大多数具有活性的光催化剂只能吸收和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紫外光和可见光。因此,这些光催化系统的效率远远达不到预期。为了进一步提高光催化剂的效率,迫切需要设计和开发出具有宽光谱响应的光催化剂,从而实现对包括近红外光在内的整个太阳光谱的有效利用。基于这
学位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对于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普及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智能手机的健康监测技术具有低成本、可普及程度广、简单便携的优点,有望实现对结构响应参数的快速获取,从而实现对结构安全的初步评估,近年来逐渐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当前,智能手机在监测能够反映结构构件状态的应变响应方面,还缺乏适当的高精度测量手段。同时,智能手机监测结构加速度、位移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