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相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强化机理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b8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CNTs)增强铜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应用前景广阔,但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CNTs在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困难和CNT/Cu的界面结合不好。本文利用“酸化+SDBS处理+化学镀+镀后匀质化热处理”的多种协同改性方法将CNTs改性并分散开;利用片状球磨(FBM)法和热压烧结制备了高致密化的CNT/Cu复合材料。研究三种CNT/Cu复合材料中CNTs的分散性、显微组织以及界面构成,揭示了CNTs改性对界面的影响,并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以及CNTs的强化机制。利用磁定向(MAT)法制备了定向Ni@CNT/Cu复合材料,并研究了MAT最佳工艺参数、CNTs定向排列情况、界面构成、力学和电热性能等,揭示了定向排列Ni@CNT/Cu复合材料的定向强化机制。最后,利用内氧化法在CNT/Cu复合材料中原位生成Gd2O3颗粒,制备了一些系列不同配比、不同含量的零维Gd2O3颗粒和一维CNTs纤维协同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并研究它们的显微组织、界面构成和性能,并揭示了不同维度纳米增强相的协同强化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酸化处理使得CNTs表面引入了缺陷和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不仅有利于其在溶液中分散,而且增加了CNTs的化学反应能力,使其易于与Cu基体发生反应生成适量的界面氧化物Cu2O,在界面形成了非连续的较薄的界面过渡膜,极大提高了其界面结合强度,将CNT/Cu界面由结合能低的机械锁合型界面,转化为结合能高的轻度反应的化学键合型界面。2.三种CNT/Cu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质和结合强度由弱到强依次为:CNT/Cu界面(机械锁合型)<Cu@CNT/Cu界面(氧中间键+氧化学键混合型界面)<Ni@CNT/Cu界面(轻度反应的氧共价键结合型界面)。Ni@CNTs对基体Cu的强化机制:热错配强化贡献最大,贡献率为60.9%;其次为载荷传递强化,贡献率34.7%;细晶强化机制贡献率仅为4.3%。3.磁定向Ni@CNT/Cu纳米复合材料各向异性,其CNTs轴向方向的导热导电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增强,归因于Cu基体中CNTs的定向排列。1.5vol.%Ni@CNT/Cu复合材料的横向导电率为98.9%左右,比未磁定向样品高19.2%;横向导热率为366.9W/mk,比未磁定向试样高35.9%,甚至比同等工艺制备的纯铜高7.9%。4.在相同制备工艺下,Gd2O3+CNTs协同增强与单一Gd2O3或单一CNTs增强相比,其强度和导电性能均有提高,是多种强化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Gd2O3和CNTs的热错配强化机制对Cu的影响最大,占总贡献率的为49.1%;其次为Gd2O3的Orowan强化,贡献率20.3%;CNTs的载荷传递强化贡献率为12.8%;而二者共同的细晶强化的贡献率最小,仅占4.3%。
其他文献
法庭审判话语是在特定地点,按照特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具有不同目的的话语参与者主动或被动参加的,各自为达到一个符合自己目的和利益的结果,以互相说服为方式而进行的话语活动
体验式创新教学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阐述了体验
爽爽贵阳,茶叶飘香。在5月27日至29日举办的“黔茶飘香·品茗健康”系列活动石阡苔茶推介会上,夷州翠芽、坪山翠芽等石阡苔茶系列产品 Shuang cool Guiyang, tea fragrance.
在分析国内外工厂化养殖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水产设施环境和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了养殖设施中的温度、光照和水质等环境小气候要素是影响工厂化养殖发展的关键环
物流园区不仅是物流供应链的主要环节,也是物流系统的重要节点,对于促进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的物流园区具有集约、转运衔接和联合运输的支撑扩展作用,可以有效提
天生桥是难得一见的地质奇观,因为它的形成决定于地质、气候、水源等多方面的条件。一般来说,当地下水长期作用于石灰岩,便形成了地下溶洞。当地下溶洞形成以后,又经过地壳
分析了影响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量工业硝酸钡含量结果的因素和来源,研究了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量工业硝酸钡含量不确定度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测量工业硝酸钡含量滴定硫代
近几年来,液晶屏板从手机和PC机等小型画面产品正向大型电视机发展.为了提高屏板生产效率,玻璃基板尺寸正在迅速向大型化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制造液晶屏板的装置也必须大型化.
《百方》约于公元1-2世纪由龙树用古梵文著成,以方剂内容为主的医著。全文以疫病的治疗、人体疾病的治疗、眼病的药物治疗与疗术、疾病医治之二、疾病医治之三、中毒治疗之四、地煞鬼魁症之五、小儿病治疗之六、养身治病之七、五种疗法之八、百方之后序及三根学说等11章节组成。研究目的:1-2世纪古印度方剂著作《百方》传承到至今,对藏医学、蒙医学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本人以《百方》作为研究课题,进行文献整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