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农业技术技术转移机制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石家庄市作为华北粮食等农产品的重要基地,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有关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市场、农业专业技术协会、依托项目以及“公司+基地+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转移的新模式,为石家庄市的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在WTO框架下的农产品市场国际化,石家庄市现有的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管理方式,出现了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他形式的农业技术转移模式在运行中也不尽完善。参照国内外多种农业技术转移模式运行的经验,本文从技术转移理论和农业推广学理论出发,结合石家庄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提出了打破市县部门分割、整合现有推广机构、实行垂直领导、撤消乡镇农技站改设区域站或产业站,推广人员享受公务员待遇、分离非公益性职能、增加社会科学专业人员的建议;并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市场,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发挥公共现代传媒优势,为“三农”服务;实施“借脑”、“引智”工程,强化国内外合作;继续扶植各类农业科技园区;规范“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机制;提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抓好项目的组织申报与实施;完善和优化农业转移的支撑环境等具体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