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海富营养化以及赤潮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沿海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为了寻求安全可靠的生物防治方法和途径,藻类化感作用机理及其在有害赤潮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成为水生生物学、化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热点。选择了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眼点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三角褐指藻(Phacodactylum tricornutum)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4种海洋微藻为试验材料,研究并探讨了海洋微藻间的化感作用及其效应,分析测定了受体微藻的细胞生长率、生物量、SOD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比较了不同供体藻滤液对各受体藻发生的抑制、促进或中性效应及其强度。结果表明,10对供体-受体搭配组合中,三种供体藻三角褐指藻、锥状斯氏藻和东海原甲藻均对受体藻眼点拟微绿球藻的生长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它们使眼点拟微绿球藻的细胞净增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230%,36%~837%,60%~189%;供体藻三角褐指藻、锥状斯氏藻和眼点拟微绿球藻均对受体藻东海原甲藻的生长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它们使东海原甲藻在第10d的细胞净增率比对照减少了99%;三角褐指藻与锥状斯氏藻之间、东海原甲藻对三角褐指藻、东海原甲藻对锥状斯氏藻等四种组合未表现出明显的化感作用效应。三角褐指藻滤液的5个浓度梯度(103、104、105、106、107 cell·ml-1)处理中,随着浓度升高,对受体藻东海原甲藻的细胞密度的抑制效应在增强,但对生物量的抑制效应没有增强;三角褐指藻供体滤液的5个浓度处理中,105和107 cell·ml-1浓度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细胞密度增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在三角褐指藻滤液的4个浓度处理下,眼点拟微绿球藻的SOD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东海原甲藻,但该两种藻的4个滤液浓度处理之间的SOD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三角褐指藻藻滤液对温度、压力的变化有明显反应,藻滤液经温度70℃、温度121℃和压力0.1MPa处理后,对东海原甲藻细胞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研究结果在利用微藻的化感抑制效应防治有害赤潮和利用微藻的化感促进效应培养经济微藻等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