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池成矿带地处滨太平洋与特提斯-喜马拉雅两大构造域复合部位,出露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地层,其中泥盆系是赋矿层位;构造线总体走向为北西-北北西向,倾向多北东;丹池大断裂和丹池复背斜是主要导矿、容矿构造。岩浆岩以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岩为主,主要分布在笼箱盖、大厂及芒场等几个隆起区,产状严格受构造控制。本矿带内矿田有麻阳、芒场、大厂、五圩、益兰等,产出以锡为主的多金属矿床。
本论文以现代锡多金属成矿机理为理论依据,以丹池带内各大矿田(床)研究现状为指导,结合自己室内外工作,运用构造地质学、岩石地层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方法,系统收集、分析与总结前人的科研数据(如物探、化探、遥感地质资料等)与研究成果;通过各典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对比研究,查明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区域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取主要控矿要素和成矿条件,结合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时空耦合关系,探讨锡多属矿床的形成机理及矿物的运移、富集、沉淀、演化等过程,建立本矿带锡-多金属区域成矿模式。
此外,通过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的研究和探讨,进一步开展区域成矿预测工作,并在有利成矿靶区,提取各种成矿信息进行找矿预测。通过以上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
1区域性成矿规律研究表明: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的成矿作用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多重因素控制。最有利赋矿层位为中泥盆统纳标组生物礁灰岩、上泥盆统榴江组硅质岩和上泥盆统五指山组薄层泥灰岩-页岩,主要控矿构造为北西向丹池大断裂及丹池复背斜与北东向构造的交汇部位,尤其此处若有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则更有利成矿,是最有利成矿和找矿前景区。
2本成矿带主要产出(似)层状和(网)脉状两大类矿体,它们在垂向上自下而上常呈层状—层间破碎带型—张裂隙带型“三层楼”式特征产出。在水平方向上,各矿田中的成矿元素常以构造隆起区内燕山期花岗岩体为中心向外围呈环带状分布。本成矿带不仅具有各矿田等距性分布特征,带内成矿元素也具区域性分带规律。
3丹池成矿带内各矿田(床)之间,无论在控矿地层、构造、岩浆岩,还是在矿体产出类型、规律、矿物组合特征上,均具可比性与相似性。据此规律,结合物探、化探、遥感等其它方法,可以为成矿与找矿预测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4丹池带内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泥盆纪时期经热液对流成矿作用形成最初的层状矿体;后经燕山期岩浆的侵入活动,带来部分成矿物质,并提供了足够的热能,对原生矿体进一步叠加改造,最终形成复杂矿床。
5在本成矿带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成矿与找矿初步预测表明:预测区恰好存在物化探异常及航磁异常,并与本文总结的成矿规律相吻合,并在预测区发现了较明显的矿化现象,其矿体(物)产出特征与本成矿带内其它矿床相似,说明预测靶区找矿前景的潜力巨大,同时说明在总结成矿规律基础上进行找矿预测的方法是有效的。由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系统研究和总结丹池成矿带锡-多金属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是矿床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然趋势;不仅对成矿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丹池带内各大矿田深部和外围隐伏矿体的成矿预测与找矿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