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尿素造粒塔是将熔融的尿素经冷却制造成颗粒状产品的关键设备。采用自然通风的尿素造粒塔一般为圆柱或矩形的高大混凝土构筑物,优点是工作稳定、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缺点是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大庆石化公司化肥厂尿素造粒塔建于上世纪70年代,属于典型自然通风型。近年来,由于该尿素造粒塔超负荷运行,导致尿素产品温度过高,造成产品装袋困难并且质量难以保障,现有造粒塔内热环境已不能满足新的工作负荷需求。由此可见,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改善尿素造粒塔内热环境刻不容缓,而合理的改造方案是改善其热环境的关键。本文以降低尿素的出料温度为研究目标,对尿素造粒塔内热环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仿真研究,并与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尿素造粒塔的优化方案,通过预测改造后的出料温度,进而验证改造方案是否满足要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研究颗粒的落差和降落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考虑大气温度和产量的时变状态的基础上,建立尿素造粒塔内造粒过程数学模型,分析颗粒降落的时间、颗粒的运动状态、通风过程和传热过程的相互影响,研究落差和降落时间对尿素造粒塔内热环境的影响。2.基于尿素造粒过程的实测数据,建立尿素造粒塔内颗粒与空气的耦合三维仿真模型。利用Fluent进行求解造粒塔内的颗粒与空气耦合。在计算颗粒轨道时,先考虑颗粒沿轨道的热量和动量的计算,然后将其代入连续相计算。从两方面分析造粒塔内部热环境。一方面,分析空气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受到熔融尿素伞状下落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研究颗粒的运动状况,分析尿素从喷头喷出后,颗粒的运动状态。3.结合现场测量数据,考虑实际的进口空气、尿素负荷和颗粒粒径,通过Fluent分析进风口空气温度、湿度、塔外单侧风、喷头处熔融尿素温度和所喷出尿素粒径对尿素造粒塔内温度场、流场等热环境的影响。4.根据尿素造粒塔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和“烟囱效应”的原理,优化尿素造粒塔内的气流组织,提出了改造方案,对方案进行Fluent数值模拟,分析改造后尿素造粒塔内的环境和尿素的出料温度。本课题结合大庆石化公司化肥厂尿素造粒塔的运行特点,分析尿素造粒塔内热环境影响因素,利用Fluent软件,对尿素造粒塔的改造前后的状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提出塔内气流组织的优化方案,进一步降低尿素的出料温度,所得结论对尿素造粒塔的改造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