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中国古代社会,祭祀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关中是中国祭祀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区域之一,由周及唐,关中地区作为国都所在,其祭祀对象和祭祀礼仪深受王朝礼制的影响,体现出浓厚的国家意志。明清以降,虽然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早已东移南迁,但关中作为通达西北,南下巴蜀的战略要地,其祭祀文化依然受到王朝祭祀制度的深厚影响。与此同时,由于远离国家政治中心,也为其民间祭祀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二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发展,构成了明清以来关中祭祀系统的全貌。祠庙作为祭祀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关中祭祀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官方看来,祀典之神的祠庙是王朝权威在地方社会的标志,因而明清关中的官方祭祀系统深受王朝祭祀制度的影响,无论是祭祀对象还是祠庙布局,均被打上了王朝礼制的烙印。尤其是坛祀、孔子祭祀以及城隍祭祀等祠庙方位受到严格限制,其背后反映出古人在营建庙宇时强烈的风水和礼制观念。与官方祭祀祠庙不同,民间祭祀祠庙则无过多规制,其空间分布、建筑规模往往与信众分布、神灵功能等因素有关,因此与官方祭祀祠庙的整齐划一相比,民间祭祀祠庙往往体现出庞杂繁乱、分布不均的特征。明清以来关中民间祭祀系统发展的时段特征十分明显,其兴衰起伏与王朝存亡以及统治者的政治意图关系甚密。无论是明清一度兴盛的水神祭祀和朝臣祭祀,还是此起彼伏的杂神祭祀,其祠庙兴亡的背后都暗藏统治者深深的政治用意。除此之外,自然环境的变迁,区域风俗的差异,时代变革的推动等因素也对关中民间祭祀祠庙的兴衰有着深刻影响。明清以来的关中官民祭祀之间,始终保持着相互博弈并彼此转化的状态。一方面,官方出于神道设教的目的,除了对官方祭祀对象、祭祀等级和祭祀仪式进行了严格规制之外,也对祀典之外的祭祀活动给予不同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官方所倡导的祭祀体系主要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并不能完全被普通民众所接受,而民众出于其自身的生存和精神需求,求祷于祀典之外的神灵,从而造成了明清关中民间祭祀文化的兴起。官方祭祀与民间祭祀之间的关系并非单纯的二元对立,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相互转化、渗透的情况。对于官方祭祀而言,地方官员的推动和神灵所具备的功能,是制约其转换为民间祭祀的重要因素;而对于民间祭祀而言,祀典制度始终是制约其向官方祭祀转换的决定因素,除此之外,神灵的功能是否符合官方统治需要、地方官员对民间祭祀的态度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对明清以来关中祭祀系统变迁的历史地理学考察可知,政局变动是影响祭祀系统变迁的首要因素,从明代的军事化统治到清初的休养生息,再到晚清的回民起义,最后到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这一系列的政局变动无一不是关中祭祀系统发生变迁的重要节点。其次,族群和人口的变迁也会对祭祀系统变动造成直接影响。晚清回民起义给关中地区的祭祀系统造成了沉重打击,许多祠庙因此被毁坏,然而回民西迁之后,大量的回庄被汉人所占,并在当地建祠立庙进行祭祀,从而为关中祭祀系统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再次,信仰的变迁也会影响祭祀系统发展。清末民国,随着西方宗教思想的传入,迅速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信仰体系,进而造成了祭祀群体逐渐流失、祭祀祠庙遭受破坏、祭祀空间遭到挤压等诸多问题,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传承两千余年的祭祀盛典最终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