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我国目前“音乐艺术热”的普遍现象,音乐艺术生(以下简称音艺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数学文化素质教育,成为一个较大的难题。如何提高音艺生的文化素质,特别是数学文化素质,成为音乐艺术类专业学校数学老师最为关心最想解决的问题。笔者长期从事音乐艺术生的数学教育工作,同时,定期参加普通中学的数学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普通中学的数学课堂教学后进行比对,发现两类课堂的数学教与学存在差别,特别是数学学习差异明显。由此萌发了以川音附中为例对音乐类学校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的念头。笔者初步通过观察法、校史资料研究等方法,发现音艺生与普高生在文化学习方面,尤其是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越发认为有研究的必要。随后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川音附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作了谈话式的初步调查,然后编制问卷进行详细的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再通过访谈法的方式,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进行了一些验证和补充。最终得出了两个结论:(1)音艺生与普高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较大差异:①在数学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②在数学学习难度的要求上存在差异;③在数学学习时间多少的分配上存在着较大差异;(2)影响音艺生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达标;②课堂引入方式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③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不强,不能进行足够的总结与反思,学习后劲不足;④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较差,不能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迁移和消化;⑤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及课后巩固的跟踪力度不够,造成学生数学学习上的松懈和懒散。其次,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情况(以川音附中为例),在实践研究中,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1)通过对学情的深入分析,正视音艺生与普高生之间存在的数学学习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2)通过对音乐类中学数学课堂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进行研究,在实践教学中合理定位;(3)通过加强课前教学的准备(教师的教学准备以及学生的学习准备),提高课堂45分钟教与学的效率;(4)通过课堂教学引入方式的创新(情感教育、课堂教学引入等方式)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以持久“保鲜”;(5)通过培养和提升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通过对学生课内外作业进行“面批面改”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过手”和掌握;(7)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及课后反馈进行跟踪分析,增强学生的总结与反思能力,提高实践研究的教学效果。然后,针对以上提出的一些措施,在教学实践中,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策略探讨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找到一些解决音艺生数学学习困难的方法,或找到减轻音艺生数学学习压力的途径,或寻求提高音艺生数学学习兴趣持久性的方式。最后,我做了一些音乐类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并用两个案例分析说明我教学实践情况及效果等。第一个案例是“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从情景引入入手,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实践证明通过合适问题情境引入能够激发音乐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第二个案例是“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引导,研究证明通过对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课堂学习及课后反馈进行跟踪分析,能够提升音乐类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