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八卦营汉代墓地2010年发掘的75座汉代墓葬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墓葬的墓葬形制和部分随葬陶器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对墓地进行了分期研究和文化因素分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八卦营汉代墓地2010年发掘的75座汉代墓葬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墓葬的墓葬形制和部分随葬陶器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对墓地进行了分期研究和文化因素分析,并简单对墓地的族属进行了推断。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八卦营墓地概况,总结了河西走廊地区汉墓的发现与研究简史、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二章:墓葬形制及随葬陶器的类型学分析。墓葬形制方面,根据墓葬的结构,将八卦营墓地的墓葬分为土坑墓和土洞墓两大类,再根据土坑墓的墓道、葬具和墓圹平面形状及土洞墓的结构等因素,分别对两类墓葬进行类型学分析。随葬陶器方面,八卦营墓地的随葬陶器绝大多数都是日用陶器,根据陶色的不同将随葬陶器分为泥质灰陶陶器和黄褐色陶器两大类,这两种陶器在器形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分别对这两类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第三章:分期研究。由于八卦营墓地的随葬陶器形制多样且相似陶器较少,很难通过类型学分析找出形制演变规律进而对其分期。所以本文先通过可断代器物先确定一部分墓葬的年代,再根据各种因素扩大范围推断其它墓葬的年代,进而将八卦营墓地的年代分为西汉中期、西汉中晚期、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晚期四期,并简要总结了各期的特点和墓地整体的发展演变规律。第四章:文化因素分析。通过与周边地区汉代墓地及其它相关墓地的比较,甄别出八卦营墓地中包含来自北方边疆地区汉墓的汉文化因素、沙井文化因素、匈奴文化因素及鲜卑等与其它北方民族相似的文化因素。第五章:结语。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并对八卦营墓地居民的族属进行了推断,认为他们可能是被匈奴击败后留守当地并逐步汉化的“小月氏”遗民。
其他文献
智能小车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常用智能小车的控制方式包括嵌入式控制和电脑控制,本文使用Android终端作为智能小车的控制核心,对环境感知、环境
敦煌藏文文献P.T.996号是一部主要记载了赞普时期的禅师南喀宁波(Nam mkh’ i snying po)与比丘布·益西央(Spug ye shes dbyangs)的历史以及他们二人在多麦宗喀(Mdo smad ts
六朝时期的砖室墓十分流行,墓砖作为砌筑墓室的必要材料,广泛出土于这个时期的墓葬之中,附着于墓砖上的各种纹饰就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就汉江流域六朝时期的墓砖纹饰而言,
对于欧贝德文化的研究,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出土欧贝德彩陶的遗址几乎遍布整个近东地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开始意识到,欧贝德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实际上是欧贝
目前,肥胖/超重的患病率日益增长,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而且已被公认为全球流行病。随着肥胖的流行,跟肥胖相关的疾病如2型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疾
本文的题目为《回鹘汗国首都哈剌巴拉嘎斯古城出土的建筑顶部瓦件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在论文研究内容、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哈剌巴拉嘎斯古城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的时期,对应的地质年代为第四纪,第四纪气候的普遍寒冷以及冰期与间冰期的周期性交替,使当时的古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更加依赖周围的环境
近年来对区域历史文化的研究蓬勃发展,对地域史及诸侯国历史的研究成为探寻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必要途径。而对先秦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又是我国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部分。
为了加强党对西北工作的全面指导,1941年5月,党中央作出决定,将1939年初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党委)合并,组成中共中央西北局,统一管理西北地区的
针对牡丹江支流海浪河流域的旧石器专项考古调查,在2008年5月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联合组织开展,此次调查收获颇丰,共发现了8处旧石器时代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