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威胁语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foo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语的意义和形式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长久以来各家学者用不同的观点对其进行阐发。言语行为理论认为句子的意义即是言语所产生的行为,同时这些言语行为由一定的形式特征规定和体现。研究各类言语行为的形式特征及语义表现,对发现言语规律有很大帮助。 其中,威胁,是人类的一种重要行为方式,可以表现为非言语行为,也可以表现为言语行为,本文关注的是作为言语行为的威胁。威胁性言语行为的语言表现形式是威胁语,本文的研究即以威胁语为中心。威胁语作为语言形式,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为特定的交际目的或者表达目的服务。由于交际目的和语境不同,威胁语会采用许多不同形式。 为了发现英汉两种语言的人对威胁语的感知和理解情况,本文详细分析汉英威胁语的语义和语法特点,以期揭示汉英威胁语的意义和语法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即在不同的语境下为了表达特定的意义和使用的特定语法形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探讨决定汉英威胁语语法形式的原因。为了完成威胁语的语义描写和语法描写这两个任务,本文结合运用了言语行为理论和范晓的三个平面语法观理论。在描写威胁语的语义特点时,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关于形式特征和言语行为的意义的关系理论,界定威胁语的语义。因为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从宏观角度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它给出了界定一种言语行为的四个必须充分条件,也就是完全描述一种言语行为的意义的依据。把这些条件具体化,就可以归纳出一种言语行为的意义,本文将威胁语的条件具体化,总结出威胁语的语义特点。但是仅借助言语行为理论还不足以完成细部的语法描写,所以在描写威胁语的语法特点时,运用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进行,贯彻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范晓在他的《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一书中倡导语言的三个平面中都包含着形式和意义。他认为句法平面的句法意义、语义平面的语义意义和语用平面的语用意义共同构成语法意义,而句法平面的句法形式、语义平面的语义形式和语用平面的语用形式共同构成语法形式。在语法分析中,要贯彻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运用范晓的三个平面语法观理论,可以把语言的形式和意义问题缩小到语法的意义和形式中来具体研究,这样通过现实的句子进行可见的分析,便于操作。在进行了语义语法分析之后,发现威胁语的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关系有相对应的一面,即表达威胁意义会有一个最普遍的语法形式;但是语义和语法也有很多不对应的时候,此时主要是由交际的场合,表达目的和表达对象不同等语用因素决定的。另外,在表达的意义相似的时候,汉英两种语言使用的形式也有各自特点,这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自身的结构和表达习惯决定的。
其他文献
托尼·凯德·班芭拉(1939-1995)是著名的非裔美国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及电影制作人。对她来说,写作的意义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揭露和改善社会现实。她将写作视为一种有
生物识别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一环,其发展创新对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生物识别产业的发展现状,对生物识别产业的科技金融政策作用路径进行了分析.
中国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正掀起一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自特朗普总统上任之后,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断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企图遏制“中国
随着营改增的完成, 金融领域的增值税全面铺开, 但主要是针对金融服务行为, 至于资产管理产品征税的细节一直未充分明确, 财税部门也在逐步探索和完善相关制度. 因此, 政策的
期刊
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步较晚,作为农业大省,根据山东半岛农产品冷链发展现状以及果蔬类农产品流通的现实需求,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分析冷链物流现状,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随着创意产业经济、 社会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旅游业发展“创意”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旅游业和动漫产业是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优先发展的产业,二者融合而成的动漫
“拨乱反正”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为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贡献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思想路线,推动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和改革开放,解决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探索经济发展新路,确立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开拓党的建设新局面。
看到李树作品的人大都会问到几个相同的问题:“这些照片是你在某年去旅行拍摄的么?”或者“你是如何站在建筑物的屋顶上?”每次面对这样的问题,李树总是好脾气的解释,其实照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词语搭配能力是母语为英语者的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被包括在英语教学之中。词语搭配不仅对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很重要,对中等水平二语学习者也同样重要,因
本文从青海省同德县牧民定居后,政府对定居牧民的扶持,定居牧民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收入,社会适应力,劳动力发展问题入手,探讨牧民定居后,如何转变身份角色,在政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