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携pDsRed2-N1-CD/UPRT融合自杀基因的超声微泡,研究超声微泡联合pDsRed2-N1-CD/UPRT融合自杀基因在体外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PCR法扩增大肠杆菌CD/UPRT基因,克隆入pDsRed2-N1载体,构建pDsRed2-N1-CD/UPRT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21),挑取阳性菌,提取质粒,酶切鉴定。将质粒与超声微泡融合,再将其混合物转染A549细胞,测定CD/UPRT基因的直接杀伤效应和旁效应;并检测在不同时间段,不同能量的超声对超声微泡与质粒混合物中质粒结构、转染细胞形态及转染效率的影响。结果pDsRed2-N1-CD/UPRT质粒经酶切证明构建正确。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质粒在超声微泡中的分布。微泡联合pDsRed2-N1-CD/UPRT质粒转染A549细胞后,不同浓度5-FU条件下,检测重构质粒对A549细胞的杀死作用,可高达58%,与对照组(空白组A549细胞组、A549细胞+质粒组、A549细胞+微泡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相同剂量5-FU治疗下,不同pDsRed2-N1-CD/UPRT质粒转染率,其对A549细胞的杀死作用,可高达78%,与空白组(无5-FU治疗的A549细胞)、对照组(空白组A549细胞组、A549细胞+质粒组、A549细胞+微泡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不同能量的超声波对质粒的生物学行为影响,发现低能量的超声波对pDsRed2-N1-CD/UPRT质粒结构表达无明显改变,电泳条带变化不大,对转染细胞形态也无明显影响,超声介导基因转染率最高可达30%。而增加超声波能量及作用时间,pDsRed2-N1-CD/UPRT质粒转染率明显下降,且出现细胞凋亡现象。结论超声微泡能增强pDsRed2-N1-CD/UPRT基因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效应和旁效应,提高其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在低能量的超声波作用下,超声微泡能提高pDsRed2-N1-CD/UPRT基因对细胞的转染率,且不会损伤细胞及目的基因的DNA。为超声微泡对周围型肺癌靶向治疗提高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