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世纪的中国正处在明末清初时期,在这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由于政权更迭,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作为全国制瓷中心的景德镇,其瓷器制造业也经历一次重大转变。民间窑场数量激增,产品总量和质量逐渐精进,突出在表现形式上,不受约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十七世纪瓷器”在装饰纹样上,摒弃了官窑严谨刻板的龙凤、工整的缠枝花卉等等级庄严的题材,而大量采用山水、花鸟、人物故事等新内容,构图简明清丽,别具一格。题材上的极大丰富,技法上的极大拓展,绘风清新纯朴,蕴含着浓郁的生活情调和文人画的雅趣。逐渐形成了某种固定的模式,陶瓷彩绘艺人也产生了固定规范的、程式的装饰。明末清初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思想大碰撞的时期;旧的价值观被瓦解,新的价值观被确立。不断的对外贸易,使得当时的国家与外界有着联系与沟通。科技的进步带来釉上彩绘极大的发展,釉上蓝烧制的成功,取代釉下青花作为局部装饰的色调,透过装饰转变或者转化的关键时期,分析出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联系。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引起更多的艺术家和学者对这一时期(转型期)陶瓷装饰的重视,并进行更深入研究;总结出其精髓,寻找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陶瓷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