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虚拟财产出现在理论视野已近二十年,各国理论界都给予了浓厚兴趣并积极探索其法律属性,但囿于其复杂的权利结构,目前对其法律本质的争议颇大,分歧鸿沟短时间内难以弥合。不仅如此,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证的研究思路更使得司法产能低下,已无力应对人民群众对虚拟财产继承的各种诉求。在理论研究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最优化路径满足民众的司法需求成为笔者思考的重点。为此,笔者试图从另一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理论研究中被轻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财产出现在理论视野已近二十年,各国理论界都给予了浓厚兴趣并积极探索其法律属性,但囿于其复杂的权利结构,目前对其法律本质的争议颇大,分歧鸿沟短时间内难以弥合。不仅如此,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证的研究思路更使得司法产能低下,已无力应对人民群众对虚拟财产继承的各种诉求。在理论研究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最优化路径满足民众的司法需求成为笔者思考的重点。为此,笔者试图从另一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理论研究中被轻视的类型化研究方法,从虚拟财产社会功能出发重新归类,以外延到内涵逆向工程勾勒虚拟财产的基本轮廓,进而择取虚拟财产继承最关键的片段虚拟财产继承客体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其在实务中面临的难点和痛点,剖析内在原因,并借鉴国外探索经验,提出可行性法制建议。基于上述思路,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以确定虚拟财产继承范围的现实需求与司法产能匮乏的矛盾为切入点,指出目前理论研究存在方法论上忽视实证研究、目的论上甚少回应现实司法需求的偏差,提出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通过梳理国内外虚拟财产继承的相关文献资料,为下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指出虚拟财产法律本质是确定其继承范围的逻辑起点,不同法律属性对应不同继承范围。文章选择类型化外延研究为突破口,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细化虚拟财产价值功能,以“账号+内容”为形式重新对虚拟财产进行科学系统归类,为确定其继承范围提供新视角。第三部分通过对目前虚拟财产继承范围司法裁判现状的实证分析,展现司法实务中确定虚拟财产继承范围的现实图景和面临的难点困惑,剖析其原因为后文探索针对性对策提供指引。第四部分借鉴美国、德国、法国等国探索经验,探寻确定虚拟财产继承范围的方法策略。第五部分结合前述研究,提出确定虚拟财产继承范围的可行性法制建议。文章创新之处在于针对现阶段研究主题普遍过于“宏大”的现状,截取其中最为关键的片段继承范围界定为样本进行“微观”研究,修正虚拟财产继承研究中重理论轻实证的方法论偏差,以实证研究和类型化分析为手段展开。研究意义在于最大程度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司法诉求,分析实务难点痛点,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枸橼酸钠局部抗凝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9月在福建省将乐县总医院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血液净化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组采取枸橼酸钠局部抗凝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长江经济带如今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对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学界关于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并对三者间的理论机制进行梳理。之后,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级面板数据,考察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和环境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构建面板数据模型
近年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蓬勃发展,但高速发展的金融科技、日益加剧的行业竞争、缺失的监管措施都提高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上爆发集聚性金融风险的机率。信息披露处于监管制度的核心地位,联系了基金的募投管退全过程,但是基于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私募性的特殊之处,实践操作中信息披露不能充分发挥监管效果,有效规制违法行为。为了提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竞争力,防范因信息披露不足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避免集资诈骗类犯
当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营销手段逐渐难以吸引消费者,学界提出了带有不确定性的概率销售模式,并在库存管理、渠道研究、以及与其他营销模式的对比方面对概率销售进行研究。实践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商家采用概率销售模式。然而从消费者角度展开的概率销售研究相对缺乏,概率销售中消费者个人决策特征如何影响其消费决策、该过程由哪些机制所传导尚不明确。本文尝试探讨决策风格对概率销售产品选择的影响及其原因,为商家进行针对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是注册会计师向报告使用者传递信息的载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投资者们意识到传统的标准格式审计报告已无法满足其信息需求,他们希望在审计报告中获取更多决策有用信息。为了满足投资者需求,缩小资本市场的信息差距,各国开始对审计报告进行改革。2015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对审计准则做出修订,2016年12月23日,我国也颁布了新准则,本次准则修订的最大亮点在于新增了
我国长期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主导地位使之成为影响企业的最大外部因素。我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且具有典型的依附型特征,“征纳合谋”、“政企合谋”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企关系中是否具有良性互动的一面是本文研究的立脚点。政府补助作为政府连接企业的纽带之一,发挥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是否可视为良好政企互动机制的信号?现阶段市场风险点显著增
当前,我国提出要实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企业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速发展,深化税制改革,形成税法统一、税负公平、调节有度的税收制度体系。流转税作为减税降费的重点改革内容,其改革调整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减税在短期会急剧减少税收收入,而我国流转税收入总量仍处于增长趋势。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在减税背景下,流转税收入仍然处于增长的状态?国内外学者对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做了广泛的研究,但
文章探究了绿色金融作用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利用熵值法求出绿色金融综合指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基于2014—2019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来说,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单个维度来看,绿色金融对技术创新、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共享和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均为正。但效应大小是不同的,最大的是经济共享效应,
在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各国纷纷推出一系列政策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开启了新一轮产业革命。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保驾护航。但科技创新的正外部性、风险性、信息不对称等特点会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进程,因此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而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能在促进企业创新、转变产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据荷兰环境评估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07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及增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来,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通过采取各种积极的政策措施来减少碳排放,碳排放权交易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碳减排措施。2011年10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个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