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阈值标准单元包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10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电子产品小型化、智能化,从而导致对产品的面积、功耗和速度等要求越来越高。从现代电子产品越轻越薄和高速处理可以看出,设计者在设计时往往会对面积和速度有很高的要求,却未对功耗问题有足够的重视。集成电路的继续发展必须以低功耗作为前提。本文首先介绍了CMOS低功耗和标准单元的背景理论知识,然后分析了近阈值电路设计以及如何将该技术应用到标准单元包中。降低电源电压能有效地降低功耗,与此同时电路的延时会有所增加。电路的延时在电源电压与阈值电压之间以线性增加,当电源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延时就会以指数形势增加。本文采用SMIC130nm工艺开发近阈值标准单元包,在功耗与延时之间权衡取舍,并引出以能耗延时积或者功耗延时积来衡量。本文主要研究近阈值基本门电路、全加器和触发器等电路,通过不同电源电压下研究这些电路的特性,并探索电源电压的最优值。通过HSPICE前后仿真得出在0.8V-0.9V之间(标准电源电压为1.2V)能耗延时积可以取得极小值。本文有下列三个创新点:(1)本文提出新的适用于近阈值逻辑的优化电路。通过对固有逻辑进行改进和综合,提出一种新型混合逻辑电路。(2)与商业包相比,本文设计的标准单元包中的电路能耗更少,甚至具有更小的延时。(3)本文将近阈值技术应用于标准单元包中。我们知道近阈值技术新近才被提出,所以相应的理论技术和参数模型都尚未建立。本文首先对近阈值电路进行探索研究,并将其应用在标准单元中。本文在近阈值电路设计中提出异或/同或门电路的新结构,并应用到组合电路中。本文对设计的近阈值标准单元包进行仿真验证。通过综合工具和布局布线工具设计了8位乘法器,通过实验证明,设计的低功耗单元比商业包中自带单元有明显的功耗减少。根据近阈值标准单元包建库原理,本文的具体结构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三部分:(1)分析了低功耗近阈值电路的理论基础。本文对典型异或/同或门电路以及CPL逻辑电路在不同电源电压的能耗、延时以及能耗延时积等特性的调查,其中能耗延时积有个极小值,而对应该点的电源电压就是最优电压。(2)分析了适合近阈值标准单元包的电路设计。本文设计的标准单元包涉及到的电路包括基本门、全加器和触发器,寻找适合的电路结构,进行低漏功耗优化,并与商业包里的电路进行比较。(3)分析了近阈值标准单元包的构建与应用。首先完成标准单元的版图绘制,再对版图进行布局布线库设计,最后对设计的标准单元进行综合库、仿真库的抽取。本文设计的近阈值标准单元包进行ASIC设计。由逻辑综合到布局布线,从中验证低功耗效果以及物理规则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收集我院临床分离鉴定的铜绿假单胞菌,探讨其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研发新药,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方法:收集2008年11月-2009年4月
<正>当然,一些事情能成功,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你说有运气成分,但这肯定也是在交了无数的学费之后,才明白下次我干这件事要如何才能避免掉入一些坑当中。创业之初我在1997年6月
人类和平和国际正义需要国际刑事诉讼的保障。放眼国际刑事诉讼,从莱比锡审判到联合国特设刑事法庭,直至到国际刑事法院,国际刑事诉讼从萌芽,发展壮大,走向今天的独立。国际
SoC(System On Chip)作为目前集成电路设计的一种发展趋势,其市场已经十分广阔,而验证一直是SoC设计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约占SoC设计80%左右的时间,SoC和ASIC的最大区别是SoC具
适应是社会系统在面对外来的变化,基于本身的资源而产生相应变化的过程。但是简单依靠资源消耗而形成的适应会降低社区的适应能力。这篇论文基于科尔沁沙地的一个社区农牧转
闭孔金属泡沫具有优异的能量吸收能力,在工程防护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对冲击载荷的缓冲方面,其较低的甲台应力可以将冲击载荷控制在较低水平,并通过金属泡沫胞元的塑性
深度高斯过程作为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深度学习方法,由于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对非线性数据的隐含细节特征的刻画,被广泛运用于非监督学习领域。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或深度学习
最近网易考拉与雅诗兰黛的侵权官司最终以“庭外和解”画上了句号——这件事并没有在上周的诸多电商新闻中引发格外的瞩目。但在笔者看来,这实在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多年
报纸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 VCSEL)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激光器,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速。相对于传统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Edge-emitting s
1活动背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要重视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课堂要求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