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旱地粮食作物传入桂东南与民族经济融合研究——以玉米、番薯、马铃薯为载体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中后期,玉米、番薯和马铃薯传入中国,引发了中国粮食生产史上的第二次革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至今,玉米、番薯、马铃薯作为粮食作物在我国乃至全球的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经济融合是促进民族进步,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外来农作物的传播也是改变世界、国家、地区、民族的一种重要力量。基于此,本文以桂东南地区为研究视阈,以玉米、红薯、马铃薯为载体,从经济交往融合的角度出发,根据地方史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以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外来旱地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及其产量的变化为研究的基础,深入探究玉米、红薯、马铃薯在桂东南地区传播的力量,注重考察其“本土化”的实现过程,以及传播过程中的背后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分析移民运动对推动玉米、红薯、马铃薯传种所产生的效应,透析玉米、红薯、马铃薯作为粮食作物的种植与商品经济及民族经济融合的关系。  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回顾与展望外来旱地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研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概述桂东南地区的旱地农作生产的自然条件;第三部分探讨玉米、番薯、马铃薯传入桂东南的历史背景,及其时间与途径,分析促进其传播的力量和方式;第四部分是从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方面研究玉米、红薯、马铃薯在桂东南地区种植的影响;第五部分是叙述玉米、红薯、马铃薯促进民族经济融合的表征;对于推动外来粮食作物的种植与民族经济融合的因素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期刊
常梦见儿时家乡的风景。我出生在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东台三仓镇。家门口有条能通往大海的运河,河两岸有大片的杂树林,镇上居民也往往喜欢在自家房前栽植各种树木,所以远远望去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