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了一个半世纪以来,文化理论经历了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基本而言,如法兰克福学派所认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定位是社会批判理论。导论部分简单地介绍了其文化理论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必要性和文化一词内涵的演化过程。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概念。自马克思主义诞生那时候起,马克思恩格斯就将文化视为迈向自由的力量。他们虽然没有留下系统完整的文化理论,但其著作中有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对意识形态、精神生活等概念的论述,都留下非常丰富的文化思想。这意味着文化不仅仅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样也是经济基础的推动力,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同时,青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启了对异化劳动的批判。第二章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集中体现了文化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讨论。普列汉诺夫去掉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命题,通过社会心理这一中间环节来解释意识形态被大众所接受的原因。他强调了文化的阶级性、继承性、相互影响性,这种解释模式对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列宁强调要利用资本主义文化来建设社会主义,提出“文化革命”思想和具体路径。罗莎·卢森堡的文化理论强调文化服务于总体性的观念,她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进行反思,同时又论证无产阶级文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其总体性思想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渊源之一。第三章是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以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的文化思想为代表。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聚焦文化的深层原因,以及无产阶级如何夺得文化领导权的问题。卢卡奇强调历史主体阶级意识的重大作用的,要成就革命,就要让无产阶级去掉物化意识,认识到自己是历史的主体性,才能对抗物化意识的控制,让人从异化的处境中挣脱出来,找到人的自由之路。柯尔施主张恢复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和主观能动性的成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的革命性和批判性。葛兰西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绝对的人道主义,是以人为出发点的实践哲学。他强调现代西方社会的革命战略要注重运用阵地战的方式,去夺取资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并且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及其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在市民社会中夺取文化领导权的问题。第四章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以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为主。在霍克海默奠定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展开了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对“肯定文化”的批判,其用意在于强调文化的否定功能。阿多诺在“否定辩证法”基础上,指出工业文化向意识形态倒退,工业文化所具有的拜物教和娱乐的性质,使得文化丧失了其批判的向度,成为操纵和控制人意识的工具,而现代艺术是解决文化危机的方式与力量。本雅明大众文化理论充满着辨证的意味。他以摄影、电影等现代大众艺术为例,论证了技术在文化中带来的解放力量,但也带来艺术品“灵光”的消失。马尔库塞从资本主义文化的肯定性、压抑性、单向度性进行了文化批判,揭示工具理性在发展中,造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裂,导致人的异化,甚至是人的本能爱欲的压抑。他的革命策略是在审美的感性领域找到对抗商品文化的力量,就是“高层文化”的救赎力量。第五章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了评价。总结了他们观点的发展演变道路,以及研究方法的转移与重构,并且指出他们观点对中国文化理论研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总言之,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中,文化具有反抗物化、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重大意义。文化通过改变人的精神来改变这个世界,因此文化也是实践的物质力量,即文化不仅仅反映与表现现实,现实也应该向文化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