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原油蒿种群分布格局与群落数量特征对降水梯度的反应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n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烷(CH4)是增温效应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重要温室气体。内蒙古草原是欧亚温带草原的重要类型,具有典型的生态地域代表性。如何理解该区域CH4交换的时空格局与环境控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源汇特征以及CH4通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草原锡林河流域为对象,首次在国内应用DNDC生物地球化学模型模拟干草原和河漫滩湿地的CH4通量,预测CH4循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并对该区域干草原的CH4吸收进行了区域模拟估算。结果表明:   1.在模型中添加植被生长节律与土壤CH4吸收的关系函数后,DNDC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锡林河流域干草原CH4吸收的大小及其年变化。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和植被生长状况是影响干草原大气CH4吸收的主要因素。   2.水位,土壤温度,质地和植被生长节律是控制河漫滩湿地CH4通量的主要因子。根据有限水位测定值估算模拟周期内全部水位数据的方法能够应用于模拟水位相对比较稳定区域的未知时期水位。经过该修正的DNDC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捕获锡林河流域河边湿地的CH4排放通量的大小及年变化。   3.干草原和湿地年CH4通量对温度变化敏感,而对降水量变化不敏感,其中湿地比干草原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   4.温度升高可显著地促进干草原和湿地的日CH4吸收和排放能力,其CH4通量的增加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干草原日CH4通量对降水量增加20%的响应并不显著,而河漫滩湿地的响应虽显著,变幅却很小且增减程度不同。   5.与2005年相比,2050年干草原河漫滩湿地的CH4吸收和排放量将分别增加10%和77%。锡林河流域CH4通量对未来气候变化产生正反馈作用,并且湿地CH4排放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大于干草原CH4吸收的响应。未来气候变化将增加锡林河流域CH4源强度。   6.锡林河流域干草原CH4吸收量达2.42Gg C·yr-1。干草原CH4吸收量的空间异质性较大,各栅格单元(0.01×0.01度)的CH4吸收量变化为0-404.6 kgC,其中大部分区域CH4吸收量变化在150-250 kg C·yr-1之间。草甸草原的大气CH4吸收能力显著高于典型草原。干草原CH4吸收率平均为2.59 kgC·ha-1·yr-1。干草原CH4吸收量的空间异质性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温度湿度,植被类型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单一变量的关系并不明显。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是利福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内部TetR家族调控蛋白RifQ的功能鉴定。利福霉素是由地中海拟无分枝菌合成的临床用抗生素,其在对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发挥重要
生命体的氧化还原的平衡调控机制一直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Denham Harman就曾提出过自由基衰老学说。细胞内不同细胞器的氧化还原状态不同,维持
近年来,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日益为生态学家所重视,已成为生态学发展最快的领域和生态学理论发展的核心之一,群落的植被盖度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研究的常用指标。植物种群分布
光参量产生是由抽运光子流和量子噪声在非线性晶体里的综合作用,其下转换光子具有时间、空间、偏振、频率等高度相关特性,具有从抽运光频率到晶格共振频率的宽光谱分布。光参量
1.31~1.55μm近红外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是多年来半导体材料和光电器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由于近红外波段现有的材料体系存在较大困难,使其相应光电子器件、特别是集成光电子
学位
为了探究草原植物生长策略及其对养分变化的响应,本文比较分析了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冷蒿(Artemisia frigida)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根与叶的形态特性及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它不仅造成环境破坏及恶化,同时也给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过量重金属在人身体内聚集到一定程度能破坏人体正常器官功能,导
氮素是影响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植物生长和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氮素的可利用性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对于预测生态系统碳氮平衡显得尤为重要。空气中的游离氮和
目前,MOSFET的特征尺寸已经进入超深亚微米技术领域,传统的平面MOSFET结构将面临很多困难。如短沟道效应将变得非常严重,另外在较低的阈值电压下,既要获得较高的驱动电流,又要维持
麻风,也称汉森病,是由胞内寄生菌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影响人类皮肤、眼睛、周围神经等身体系统,导致各种与麻风有关的残疾。麻风的临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