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介词“从”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s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语义层面看,介词是语义关系的标记。介词“从”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标记处所、时间、方面、范围和依据等语义成分。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相关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也都列出了“从”引进处所、作为时间起点标记的用法和与“从”有关的介词框架“从……到……”、“从……起”以及“从……来看”等用法。从句法层面看,介词“从”必须介引其他实词或短语构成介词短语才能充当句法成分,此类介词短语主要充当状语,一般不能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补语。介词“从”可以和方位词、动词等构成介词框架,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等句法成分。介词“从”用法的多样性使得母语非汉语学习者在习得介词“从”的用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偏误。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调查,有关介词“从”的偏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词语偏误,可以分为误代、冗余和遗漏三类;一类是结构偏误,可以分为介词框架不完整和介词短语错序两类。介词“从”的误代主要包括与其他介词、动词、副词和连词的误代,其中与其他介词如“在”、“跟”、“由”、“对”、“用”和“离”等的误代现象较为常见。冗余偏误较多的是将“从”误加在谓语、宾语等句法成分前或误加在时间名词、副词和代词前。有时某些表时间、地点、方面、依据和范围的词语前缺少了介词“从”,则属于遗漏偏误。介词框架不完整最常见的是缺少后置动词“开始”、“起”和缺少某些方位词。“从”类介词短语错序多是将作状语的“从”类介词短语错放在动词后补语的位置上。通过对对外汉语教材如《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调查发现,教材中都较为详细地讲解了介词“从”作为时间标记和地点标记的用法以及常用框架如“从……到……”的构成。相关教材也都在练习中通过不同的题型,如填空、判断、选择、造句等来强化学生对“从”类介词用法的理解和把握。可见,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介词“从”的教学进行过精心策划,力求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从”的主要功能和用法。基于对现代汉语介词“从”的主要特点、学习者习得“从”的偏误情况及相关对外汉语教材对介词“从”语法点的安排,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让学习者能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介词“从”的用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区分介词“从”教学的阶段性,二是要注重近义介词的比较,三是要加强对“从”类介词框架的交际性练习。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
水仙(Narcissus Daffodil)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花卉,也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目前为止对于水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仙的生物学特性、水仙的栽培与繁殖、水仙病害的防治及
伴随互联网络的发展,社交网站如今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社交模式。本文以社交网站在华侨大学学生社团中的传播情况为例,分析并归纳当
本文以RalphFasold的“语言态度”分析为理论为根据,回顾了美国黑人英语的起源,较系统地阐述了美国各阶层人士及黑人自己对“黑人英语”所持态度,并指出“黑人英语”地位的提高
剪纸是一门民间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民俗生活中创造、流传、享用的艺术活动,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最生动
2008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并且经国务院同意而决定我国于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这标
在遥感技术的支持下,以2000年和2004年不同时相的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对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的土地类型、分布和面积等进行了遥感监测,发现这一地区各类型土地资源比例均有变化,
樟子松 (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红花尔基沙地引种到章古台 ,在中幼龄林阶段一直表现稳定 ,生长较快。但是 ,至 35~ 4 0年生以后出现提早衰弱、生
农村经济相比于城市较为落后,这直接导致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跟不上城市的步伐,农村学生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同等水平的教育质量。伴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国家及教育部门
随着一次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为基础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分布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是其核心部件。本文围绕着分布式发电系统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