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320排螺旋CT测量左冠状动脉主干长度、不同位置(起始处、中间点、分叉处)的血管横断面的直径及面积,测量左冠状动脉分叉夹角,对左冠状动脉主干进行形态学分类。研究不同性别正常非冠脉狭窄患者的分布特点和规律,以及上述不同指标对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及分布的影响,探讨左冠状动脉解剖学多样性与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放射线科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199例,年龄55~65岁,女性98例,男性101例。按左冠状动脉有无斑块及直径狭窄率,将所得患者资料分为3组,正常组69例、轻度狭窄组74例、中重度狭窄组56例。冠脉病变组按斑块位置进一步分为:近段病变、远段病变。如果斑块累及多个左侧冠状动脉,则以狭窄程度最重的前降支或回旋支的血管段进行入组评价。根据3D容积再现图像,将左冠状动脉主干的形态分为4型: I型双凹面形、II型锥形、III型组合形、IV型漏斗形。采用日本东芝320排640层螺旋CT扫描仪、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75%R-R间隔重建,使用软件Vitrea Workstation进行二维和三维的影像重建,如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等,对冠状动脉的诸多参数进行测量分析。测量左主干长度、左主干(起始处、中间点、分叉处)横截面的直径及面积、左冠状动脉发出角度及分叉角度,分别为∠1、∠2、∠3、左主干与前降支(LM/LAD)、左主干与回旋支(LM/LCX)、左前降支与回旋支(LAD/LCX)间夹角、测量血管直径狭窄率、记录斑块位置。所有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正常组的左主干长度为3~22mm,平均长度9.73mm。左主干的横截面最小直径、最大直径及面积在左主干起始处分别为3.98mm、5.31mm、17.01mm2,左主干中间点为3.63mm、4.40mm、12.77mm2,分叉处为3.71mm、4.67mm、14.14mm2。LM/LAD、LM/LCX、LAD/LCX夹角分别为145.15°、123.1°、73.39°。左主干发出角度∠1、∠2、∠3分别为93.59°、111.64°、70.57°。女性组LAD/LCX夹角均值小于男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主干类型分为4类,40/69(58%)的冠脉正常者表现为双凹面形(I型),13/69(18.8%)为锥形(II型),7/69(10.2%)为组合形(III型),9/69(13%)为漏斗形(IV型)。正常组、近段斑块组、远段斑块组比较,正常组LAD/LCX夹角小于近段斑块组(P=0.018),小于远段斑块组(P=0.026)。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重度狭窄组比较,左主干类型分布总体构成比不同(P=0.026),正常组LAD/LCX夹角小于轻度狭窄组(P=0.013),小于中重度狭窄组(P=0.037)。正常组、近段轻度狭窄组、近段中重度狭窄组比较,左主干类型分布总体构成比不同(P=0.04),正常组LAD/LCX夹角小于近段中重度狭窄组(P=0.021),正常组的左主干长度大于近段中重度狭窄组(P=0.026)。结论:320排螺旋CT扫描能够客观地评价左冠状动脉的解剖形态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分布及狭窄程度的关系,从而为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左冠状动脉主干并不是单一的直管状结构,正常人与冠心病患者的左主干类型总体构成比有差别。长的左主干、宽的左前降支与回旋支的夹角促进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