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参考书的教育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jing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内外许多学者达成共识,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教师的教学实践密切相关。如何通过促进教师的学习,使教师更有效的实施改革的课程,便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而课程材料因其在学校中广泛使用,使得它在基于教师的日常实践来促进教师学习上极具潜力。“教育性课程材料”(Educative Curriculum Materials)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率先提出,为基于教师的日常实践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能的新路径。教育性课程材料指的是在课程材料中嵌入对教师而言具有教育性的元素。意图促进教师学习的K-12课程材料即被称之为教育性课程材料。在本研究中,基于本人研究能力和时间上的考虑,以及目前我国教育研究人员对教科书的研究重视有余,而对教学参考书(国外多称为教师指南)的研究严重不足的现状,主要将教育性课程材料聚焦于教学参考书,希冀借由引介国外的新思想新尝试,能对改进我国教学参考书的设计编制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课程改革。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第一部分,绪论。阐明本研究的缘起、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现状述评。在对核心概念“教学参考书”“教育性课程材料”和“教师学习”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梳理国内外中小学教参研究的情况。就国内而言,对1979年至今的教学参考书研究情况进行述评,发现尽管已有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学参考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功能的评估,但还没有研究者没有从支持教师学习、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对教学参考书的编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就国外而言,由于所掌握的资料有限,对国外的教参研究情况的梳理重点在于介绍教参研究的新进展——教育性课程材料的研究情况。第三部分,教育性阐释。阐述了教学参考书的教育性之必要和可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学参考书的教育性之必要,而教育性课程材料为教学参考书的教育性设计提供了可能。通过对教育性课程材料的提出背景、含义、特点、成功案例、设计方法以及局限性的引介说明,意图为促进我国教学参考书的编制改进提供借鉴,并为基于教师的日常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视角。第四部分,教育性考察。通过问卷调查和文本研究对现行教参进行教育性考察。问卷调查以南昌市的初中语文教师为调查对象,问卷的设计主要围绕三个维度展开,即教参在促进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教育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发展上所起到的作用如何。文本研究以现行使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参(07年版)为研究样本,。主要对教参的体系结构、栏目内容进行分析,考察其特点及在促进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教育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上对教师的帮助情况。第五部分,教学参考书设计。首先总结归纳教育性课程材料的设计原则,详细介绍国外开发得较为成功的一个教育性课程材料案例:小学科学进入系统。以教育性课程材料的的角度来审视我国教学参考书的编制设计,为我国教学参考书的设计改进提供了启示。
其他文献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一次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现实,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
对唐宋两代几位有代表性诗人的诗歌副词进行考察,可将重叠式合成副词分为三类。着重对单音节副词重叠前后的语义、语法、语用进行研究,得知单音节副词在唐宋诗歌中就能重叠,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以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SF)的影响。方法:将60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获得外语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成为英语阅读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阅读能力甚至影响着其他诸如
目的:探讨南蛇藤总萜对荷肝癌HepA1-6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肝癌HepA1-6小鼠移植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媒对照组(1%DMSO)、阴性对照组(0.9%氯化钠
目的:基于最近的遗传学研究,CD3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3)已经被证明是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的易感位点。大量的研究表明神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已从报刊、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型为主要借助互联网和手机等进行消息的传播。而当下媒体的数字化变革,已经从互联网时代加速跃迁到移动
为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合理保护,对近年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策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若干普遍认可的保护方法与策略:区别保护民族传统体育、对民族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各种矛盾的激发时期,这些矛盾主要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