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的提出,是从社会生产角度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知识分子观,从实践角度超越克罗齐历史哲学中的知识分子论,以及从知识分子掌握文化领导权的角度综合索列尔和列宁革命思想的结果。葛兰西从经济、意识形态和政治的总体性联系出发,在承认经济基础的最终决定作用前提下,赋予意识形态和国家机器显著的自主性,并把市民社会内在于“完全国家”概念中,突出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提出有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即激发社会批判意识,在文化道德和职业技术方面发挥教育大众的职能,将个人的自由意志整合为集体意志,建构总体性的历史集团,赢得市民社会文化领导权阵地战的胜利。中国知识分子应当立足非同一性的当代语境,既要借鉴葛兰西关于文化领导权争夺战的思路,警惕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致力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又要借鉴葛兰西的商谈机制,建立包容差异而融贯一致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革命政治日益转向话语政治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要吸收有机知识分子批判精神,塑造“抵抗的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当代科技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暴露了有机知识分子理论的局限性:有机知识分子革命实践的可能性甚微,乌托邦理想现实化导致专制主义产生,对知识分子“有机性”的强调恰恰消解了“有机性”的内容,这都应受到深刻反思,以适应时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