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形成的不同骨水泥分布形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2015年1月-2017年7月,我院确诊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计292例,其中男性患者共计52例,女性240例,平均年龄(69.37±9.39)岁,年龄区间为52-95岁。根据术后脊柱正侧位X线片显示的骨水泥分布差异,对患者进行分组:①“H”型组:共收集189例,累计189个椎体,骨水泥分布于椎体两侧,形成两个致密团块,中间少量或无骨水泥相连接;②“O”型组:共收集103例,累计103个椎体,骨水泥分布于椎体中央或一侧,只形成一个团块。所有患者均全麻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采取两种手术入路,分别为单侧入路和双侧入路,均以球囊进行椎体扩张,退出球囊后进行骨水泥注入。观察记录指标:术前骨密度T值、手术入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术前、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和中线的高度。结果本研究292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对比两组骨密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型组采用单侧入路方式的多于“H”型组(P<0.001)。“H”型组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O”型组(P<0.001)。两组内比较时,术后第2天和术后1年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有显著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组术后1年患者的VAS评分相较于术后第2天有显著下降,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比较时,术后第2天和术前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组术后1年的VAS评分低于“O”型组(P<0.001)。两组影像学参数: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和中线高度,结果相似,均是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相比于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应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按其骨水泥的形成分布,大致分为“H”型和“O”型,二者早期观察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H”型分布在短期疗效上优于“O”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