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雷厄姆·格林(以下简称格林)是二十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曾多次远赴异域,创作了大量的异国情调小说。这些以亚非为背景的小说在格林整个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说不仅给我们展现了别具一格的异国情调,而且对人类意识与生存困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本论文运用形象学的理论与方法论,针对前人研究中只关注异域人物形象的不足,解读格林笔下的异域整体形象,包括环境形象、人物形象。以此来探索格林笔下“他者”与“自我”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探讨格林异国“他者”形象形成的原因。格林自身性格、经历以及社会现实背景等原因促使他一心想逃离本土、远赴异域。第二章主要探讨格林笔下异域环境形象。异域环境形象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种环境都有作者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建构。受自我文化身份,集体想象物以及读者期待视野等原因的影响,其笔下的环境表现出封闭、恶劣、混乱、具有报复性等特点。这种意识形态化环境形象的建构是作者从反面来对欧洲的生存困境所作的反思。乌托邦环境形象的建构则表现出异域环境的美丽、平静、和谐,并成为欧洲人的避难所。对第三世界“他者”乌托邦的建构是格林对西方“自我”美好理想的寄予。第三章集中探讨格林笔下的异域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负面的人物形象,正面的人物形象。格林用套话、殖民主义理论建构了意识形态化的人物“他者”形象。这种意识形态化人物形象从反面讽刺了欧洲人的愚昧、虚伪。聪明机灵、拥有美好人性,信仰虔诚的正面人物形象是对“自我”的一种言说,希望西方人们能够从功利时代回到拥有传统价值体系、心灵和谐的世界中去。第四章主要论述格林“他者”形象与“自我”的关系。在格林作品中,异域与本土,“他者”与“自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第一节论述了格林利用“他者”形象来言说“自我”文明的忧患与生存困境。从而揭露西方文明的弊端,对西方文明忧患与生存困境进行反思。第二节分析格林用人道路主义来救世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