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草引3号”虉草品种选育及RAPD分析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e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红原牧草育种试验基地对20世纪80年代初收集到的10余份虉草材料进行适应性观察和评价,筛选出优良材料虉草新品系(Z0604),在红原、康定、乾宁和茂县4地对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研究,通过对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及牧草和种子产量的研究,该新品系各方面表现显著优于对照,于2007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川草引3号”虉草,品种登记号:341。同时,本研究对“川草引3号”虉草进行了RAPD遗传背景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川草引3号”荫草和两对照材料在4个试验点均能顺利完成各物候期,持青期长于两对照材料;“川草引3号”葫草生长速度比两对照快,株高高于两个对照;“川草引3号”虉草在抗寒、抗旱、抗病虫害、抗鼠害、耐涝方面都强于两个对照;“川草引3号”虉草在株高、总分蘖数、叶宽、生殖枝数等方面均高于两个对照。   2、“川草引3号”虉草除生物碱高于“川草2号”老芒麦外,其他多数营养指标差异不显著;粗蛋白显著高于野生草芦,生物碱含量显著低于野生草芦。   3、在品比试验中“川草引3号”虉草比“川草2号”老芒麦增产25.40%,比野生虉草增产65.64%,增幅均显著。在区域试验中“川草引3号”虉草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比“川草2号”老芒麦分别增产23.02%、21.2296和-0.71%,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差异显著,种子产量差异不显著;比野生虉草分别增产67.46%、69.255和79.71%,增长差异显著。在生产试验中“川草引3号”葫草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比“川草2号”老芒麦分别增产22.30%、21.54%和-1.48%,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差异显著,种子产量差异不显著;比野生虉草分别增产75.01%、74.63%和76.72%,增长差异显著。   4、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10份虉草属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共筛选了45对引物,其中22对引物有扩增条带,占总数的48.9%,具有多态性并且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有5对,占总数11.1%。用这5对引物对供试的10份材料进行RAPD分析,共检测出84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所产生的多态性位点数平均为8.4个左右;利用RAPD分子标记数据,对10份虉草属材料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亲缘关系树状图,10份供试材料大致分为4类。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作为此次治疗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脑复康的用药方式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此段时间收诊的9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为分组方法将其
目的:对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来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 A P)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17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