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仍然在逐年下降。这一状况如不切实加以改善和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若能受到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熏陶、养成健康的体育行为习惯,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以S大学为案例,分析该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情况和该校大学生的体育行为现状,从而探讨体育文化对体育行为的影响关系,为下一步S大学乃至其他高等院校的体育事业建设提供改革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首先就国内学者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和促进大学生体育行为方面的研究做了回顾,在此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定义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和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内涵和组成。然后文章分析了支撑本文研究的三个学科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动力理论、体育科学中体育文化的理论。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选取了国内985综合类院校中的S大学为案例,采取定量研究方法,调查该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群体的体育行为现状,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比较,从中找出体育文化对体育行为的影响关系。最后,趋利避害,找出有利于学生体育行为水平提高的措施,改革不利于学生体育行为水平提高的问题,汇总成对策建议,形成本文的研究成果。经过分析,研究发现:1、健全的、优良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能明显促进学生体育行为水平的提高。2、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和体育价值观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热情有着正面的影响,大学生应该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培养体育爱好,养成良好锻炼习惯。3、现行的高校体育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体育工作者需要从体育课程、体育竞赛、体育社团等出发,改革和创新工作思路,促进体育制度文化建设。4、高校校园里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管理存在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地方,这不利于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满足,因此需要科学规范、建设高校体育物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