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陀夫人写于1851年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作为对美国国会通过《逃亡奴隶法》的有力回应,历来被认为是废奴文学的经典之作。它描述了黑奴的苦难生活及为争取自由不懈奋斗的历程,愤怒地揭发和控诉了奴隶制的罪恶。《汤姆叔叔的小屋》尽管是一部反奴小说,然而,它并不象一般的废奴小说只描述黑奴的挣扎与奋斗。斯陀夫人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更加关注奴隶制对女性及其家庭所产生的影响。众所周知,奴隶制导致骨肉分离,造成家庭悲剧。而这种悲剧更大程度上影响着家庭中的妇女。当男性在外面从事劳动时,家庭中的女性遭受着奴隶制所带来的罪恶。185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逃亡奴隶法》迫使白人女性处于道德上的两难境地。是遵守法律无情地抓捕逃亡的奴隶;还是违背法律,实施怜悯之心帮助奴隶?作为对《逃亡奴隶法》的回应,这本小说更加关注女性人物如何面对法律的残酷和奴隶制的罪恶。斯陀夫人笔下的女性人物虽不及男性在身体方面的优势,然而却在道德层面上占有极大优势,在反奴斗争及拯救社会的斗斗争中发挥了比男性更强大的作用。因而,《汤姆叔叔的小屋》不仅仅是一部反奴小说,更是一部女性小说,为女性所写,为女性所读。通过对女性力量的阐述,斯陀夫人告诉世人,女性代替男性成为拯救社会的力量。本论文将阐述斯陀夫人在小说中如何赋予女性以反对奴隶制、拯救世人、改变社会的力量,从而重写了一部以女性为主的美国历史。 斯陀夫人对于女性拯救社会的力量的阐述来源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一是1848年来蓬勃发展的女权运动;另一个是1850年《逃亡奴隶法》的颁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也应运而生,即女性主义意识。它强调女性作为家庭中的妻子、母亲对于家庭的道德影响。虽然丈夫是家庭的养家人,但妻子才是家庭中道德精神的主导。因此,本文将阐述19世纪所产生的女性意识如何塑造斯陀夫人的价值观,影响其创作及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斯陀夫人正是利用这种女性意识,赋予女性以强大的力量来拯救社会。她认为,男性及男性所建立的制度都无法改变社会,而女性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通过传递基督教的爱心及自我牺牲精神来拯救社会。斯陀夫人想通过女性力量来改变社会的观点在当时具有进步性,但是只通过改变人心以此来拯救整个社会的观点又过于保守。本文将运用美国女权主义评论家艾莲·萧华特的女权主义理论来批判地分析小说的优势与潜在局限性。虽然存在一定局限性,然而,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女性作家有限的经历,《汤姆叔叔的小屋》作为女作家作品的杰出代表,在当时为提高妇女社会地位、赋予女性强大的力量以此改变社会无疑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