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招贴艺术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变幻着风格面貌,反映着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信息和历史的发展变化。本文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为时间上限,简要回顾新中国招贴艺术的历史演变,试图对新中国的招贴艺术的历史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对不同风格特征的招贴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并对其所包含的历史背景、社会根源等内在因素做出初步归纳,力求较为全面的对新中国招贴艺术的历史过程做出理论概括和总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招贴艺术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形成了历史发展的演变特征。以其社会历史形态和艺术风格特征为根据,本文将新中国招贴艺术历史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新中国初期,即1949年至1965年。中国招贴艺术继承传统艺术形式,积极创新,以歌颂新社会、新生活,宣传政策方针等为主题,形式朴素,感情真切。2.“文化大革命”时期,即1966年至1976年。中国招贴艺术成为政治运动的工具,表现阶级斗争等政治主题,形成概念化、标准化、模式化的单一表现。3.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即1978年至今。中国招贴艺术以多元文化为基础、多样表现方式为基调,表现文化、艺术、体育、商品等主题,传播科技、发展、知识、环保等理念,反映社会重大活动和历史事件,以鲜明的格调表现社会公益责任等功能意义。形式语言丰富,交流活动频繁,影响力广泛。审视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新中国招贴艺术,不难看出它在艺术风貌上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在审美功能、表现形式、使用目的和信息传达等方面也经历了重要的变革。对中国招贴艺术进行历史分期的梳理,是对其客观存在状态的一次总结。当然,中国招贴仍然是一个具有整体民族文化特性的艺术品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中国招贴艺术仍然沿着民族特色的目标进行着探索,为创造具有“中国元素”的风格特征继续着自己的努力。本文以史为线索,从中国招贴艺术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入手,通过对新中国各个时期招贴艺术的创作观念、功能形式、主题题材、表现品质以及样式手段、受众对象等诸多问题进行概括分析,以期望对新中国招贴艺术历史演变的过程和基本特征做出详实的总结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