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使之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场域,在基层治理中,其影响力也日益彰显。通过网络表达政治观点、讨论公共事务、动员公民参与公共政治议题是新媒体时代公民的主要的政治参与方式,乡村也不例外。在乡村,随着网络的普及,村民日益频繁、熟练地通过微信群等表达对公共事务的意见、态度和情感,此类网络社群日益成熟,成为村民参政议政的空间。这既有助于推动乡村社会的民主进步,有助于乡村的发展与振兴,也对政府的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可能与挑战。本研究以乡村治理的视角考察S村的一个微信社群,综合运用民族志、社会网络分析、文本分析的方法,观察村民在微信社群中的信息交流行为,分析社群中的信息结构特征和信息流动特征,研究微信社群的人际关系网络,并结合社群中的议题、关键文本分析,从基层治理的角度考察网络社群关系、线上社群和线下社群间的关系对村民信息行为的影响,寻找乡村治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研究发现:(1)微信社群扩大了乡村治理主体范围,治理主体多元有助于实现了协商式基层治理,促进村民自治的民主内涵,有助于基层民主建设;(2)微信社群中的乡村基层治理降低了治理的操作成本,提高了治理效率;(3)微信社群为乡村基层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场域,有助于未来的数字化乡村秩序的形成与稳定。全文共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绪论,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结合我国的社会背景和学术研究背景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通过对我国的乡村治理道路与学界就该议题的研究与结论进行梳理,总结出我国乡村治理道理未来的发展要求以及学界在理论研究中应努力的方向。第二部分阐释了本文的研究设计,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数据的采集及处理以及结合本文的具体操作使用了何种研究方法。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微信社群何以成为乡村治理新场域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第四部分是对本文研究对象S村“文明友谊交流群”的具体分析研究,通过对其社会网络关系进行分析总结了该微信社群的场域特征,通过对其文本样本的分析总结了该微信社群就乡村基层治理的治理主题及治理方式。第六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认为使用微信社群进行乡村基层治理是一种基于线下情感关系的线上治理行为,也是新媒体时代给乡村治理方式带来的一种变革。第七部分为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反思与不足。